当前位置:PO18全书>书库>综合其它>烽火文途> 第七百一十二章:诸子百家欲成道

第七百一十二章:诸子百家欲成道

  在重修五境前,姚若愚对浩然正气唯一的了解,就是浩然正气乃儒家千余年来无数学子凝聚的灵韵融汇而成的。
  可是等他为了重修五境而专门翻阅了儒门各类典籍后,才逐渐了解到这浩然正气的来历。
  从古至今,大道始终恒定为太初演化出的五十之数,所以才有了天衍五十之说。
  可是在春秋战国的时候,墨家始祖墨子曾经提出过一个假想,能否在五十大道之外,另外创造出新的大道。
  春秋战国未必是华夏历史上最强大的时期,但是必定是思想最活跃的时代。
  当时诸子百家云集稷下学宫,为了墨子所提的这个设想而辩论不休,提出了各种方法。
  其中儒家想出的方法算是最好的,那就是云集儒门众人的力量,将大家所参悟的灵韵融合到一起,依靠众生之意念人为创造一门大道。
  然而,五十大道乃是三大天道衍生而出,是得到了天地认可的大道。
  无论是儒家,还是农家、兵家、道家、法家等,都始终无法得到天地认可,将自家学派的核心凝结为真正的大道。
  不过,其中的儒家虽然没能创造出儒之大道,却意外地凝聚出了浩然长河。
  这浩然长河是由无数儒生的浩然正气汇聚而成,最初是极为松散的,分散在每位儒生的紫府内,可是后来大汉建国扶持儒家,董夫子以天人感应之说,将儒门众人的浩然正气汇聚到一起,借华夏灵脉为框架,使得无数儒生的浩然正气化为长河,伴着九州灵脉遍及华夏。
  以当初董夫子的想法,是想要借儒门扶龙兴世的功德,获得天地认可,从而让浩然长河升华为儒之大道。
  只可惜,直至于今,拥有千余年扶龙无数积累的大功德,儒门依然无法得到天地认可。
  同时,其他学派因为儒门的打压,有的没落,有的只能偏居一隅,自然无法以扶龙之法来获得功德,故而他们只能寻求其他方法。
  其中阴阳家与道家合作推演出了一个先斩后奏的方法。
  但凡修行者晋升八境,自身武道也会由域境升华为朝境,只要是神念范围之内的,天地规则都会被其改变,强行转化为自身大道。
  既然天地规则都被转化为了道、阴阳,那说明世间存在了这两门大道,或许能够得到天地认可,默认了既成的事实。
  这个方法后来也在诸子百家中广为传播,只可惜,上千年来,诸子百家中哪怕是实力高的孔圣,也不过半只脚跨入八境,更不要说其他的学派,至今都没能出现过一位踏足过八境的修士。
  可是姚若愚不同,他参悟有终结天道,如果说当世有谁能够扶持各家学派的核心思想升华为大道,那么也只有他和许烜熔两人。
  从渔州离开后,他之所以不断游历各地,就是为了从各地灵脉中汲取出浩然长河的精华,从而在未来自己晋升八境的时候,将这浩然长河升华为儒之大道。
  当然,他并不是为了帮助儒门,只是因为一旦他做成这件事情,作为儒之大道的创始者,只要他意念所及,参悟有浩然正气的修士都会受到自己的意念影响。
  大宋皇朝除了三位异姓亲王执掌的军方,政坛上哪家学派人员最多?
  儒家!
  只要能让儒家全部站在自己这一边,大宋其实已经垮掉了一半多。
  这是一个伏笔,在自己没有做好反抗宋朝的打算前,除非宋朝先对自己动手,否则姚若愚是绝对不会随意动用这个底牌的。
  *——*——*——*
  河北行省,沧州。
  沧州自古就是武术之乡,当地民风剽悍,几乎人人习武,大元皇城有极多的万夫长、千夫长就出身在此,所以在元朝内也有沧党之说。
  这日,沧州清池城北的一片练武场内,人声鼎沸,沧州治下五县的几大豪绅齐聚在此,分坐在练武场的一侧,而居北的正位上,赫然坐有一大一小两名男性。
  大的已有三十多岁,面庞清瘦,博带峨冠,气质儒雅。
  小的不过十四五岁,脸蛋稚嫩,身形极为高挑,腰间系有一把铜制短剑。
  场上正有两名中年武夫在交手,你一拳我一脚,甚是热闹,四周围着的乡众中也不时爆发出阵阵喝彩声。
  人群中,一名黑袍男子负手而立,饶有兴趣地打量着场上正在交手的二人。
  不多时,一名短袖武夫连续挨了对方三脚,脚下打滑,被敌手趁机一脚命中面门,晕厥着倒在地上。
  “哈哈!”乐陵县巴尔思家的家主抚掌笑道,“那海,你这三弟实力不行啊!”
  正瞪着落败者的一名壮汉眼睛瞪圆,恼怒道:“巴尔思,你少在那儿得意!我这三弟刚刚过三十岁,你二哥可都已经四十岁了,赢了有什么稀奇的?”
  “胜者为王,哪儿那么多狡辩!”那巴尔思也不生气,反而嘿嘿笑道。
  那名壮汉那海气的面皮发青,猛地一拍扶手就要起身,却被身旁几人赶紧劝住。
  人群中那黑袍男子看得有趣,拉了拉身旁一人,好奇问起这是怎么回事,那人也是个热心肠,当即一股脑将事情缘由尽数说了一遍。
  原来几天前,沧州境内忽然流传有一条消息,说是清池县中有一孤儿,是百年难得一见的练武奇才。
  最初还没人在意这条消息,直至乐陵县的巴尔思家族派人找到少年,才发现哪儿是什么百年一见的奇才,分明就是一位天生的剑道共主,也就是和南宋那位小剑仙曹虹拥有相同体质的剑道天才。
  最初巴尔思家族还想藏着消息,可是没想到很快消息就泄露了出去,轰动了整个沧州,五县的各大世家纷纷派人前往巴尔思家族,想要威逼他们交出少年。
  最后,在沧州知州冯书博的调和下,各大世家达成协议,以比武的方法来决定少年的归属。
  刚刚在台上交手的,是乐陵县巴尔思家族二长老和盐山县那海家族的三长老。
  巴尔思家族以腿法见长,那海家族则是以刀法著称,两家都不是擅长剑道的家族,只是如此美玉放在面前,要是不去争抢,恐怕到死了都闭不上眼睛。
  那名黑袍男子,自然就是从河南府一路游历至此的姚若愚。
  早些时候他正在城南一家饭馆吃饭,正巧听见民众说起此处比武,一时来了兴趣专程过来看热闹。
  遥遥观望着那名腰佩铜剑的少年,姚若愚眉宇微挑。
  和曹虹一样的剑道共主?
  虽然相隔较远,但是以姚若愚如今的境界,灵识悄然一扫,已经将那少年从头到脚,肉身到心魂全部扫描了个遍。
  微微皱眉,姚若愚有些失望地摇摇头。
  不是剑道共主。
  自嘲一笑,姚若愚暗暗嘲笑自己的贪心,剑道共主何等天赋,有曹虹一人已经是华夏剑道气运之大成,怎么可能平白又多出一个人。
  不过,这少年虽然不是剑道共主,但也是天生剑手的根骨,若是细心雕琢一番,未来成就只怕也能达到剑圣异宗的层次。
  随着迈入三十岁,退出了潜龙榜的争夺,姚若愚也已经开始着手准备未来。
  一方面是文艺部众人的何去何从,到底是留在这个世界,还是寻找回去的方法,另一方面,则是大文城邦今后到底该怎么办?
  这个独立于历史而存在的势力,是应该顺从历史归顺大宋或大元,还是依然割据一方,这都是姚若愚需要考虑的。
  同时,他也在考虑培养大文城邦未来二十年的顶梁柱。
  杨仁杰、符峰、项蓓蓓等人固然实力不凡,但是早晚有一日需要退隐,届时大文该怎么办?又由谁来扛鼎前行呢?
  或许,这个少年是个不错的选择?
  念到此处,姚若愚身影一闪,已然凭空遁移至少年身旁,含笑道:“你叫什么名字?”
  那少年和身旁儒雅男子正关注着场上交锋,浑然没发现姚若愚到来,直至他开口说话,二人才大惊转头。
  那儒雅男子正是沧州知州冯书博,冷不丁旁边出现一人,大惊之下下意识捏了个印诀,不过随即苦笑着放开。
  能神不知鬼不觉地来到自己身旁,哪怕不是七境,也至少是六境,岂是自己可以应付的?
  深吸一口气,冯书博拱手道:“敢问阁下是何人?”
  姚若愚没理会他,只是看向少年,微笑道:“你虽然不是剑道共主,却也是天生剑手的资质,那些人有什么资格做你师傅。”
  “兀那男人,好大的口气!”
  此时四周众人也发现了他们这儿的动静,听见姚若愚的话,一名壮汉勃然大怒,提着根大棒大步上来,厉声道:“看你窝烈爷爷的厉害!”
  随意瞥了眼,姚若愚没好气地皱了皱眉头,无声无息间,那壮硕汉子已经双膝一软,轰然跪在地上,七窍中渗出血来,惨不忍睹。
  瞧见姚若愚神威,少年眼睛一亮,喜道:“你是六境高手吗?”
  “六境?”扯了扯嘴角,姚若愚不屑道,“何足道哉。”
  本想装个逼的姚若愚发现少年目光中流露出几分狐疑,显然觉得自己在说大话,顿时失笑道:“井底之蛙自然觉得天只有井口大小,你在这区区一州之地,自然觉得六境厉害,可是等你走出去了,才会发现哪怕是七境也算不得什么。”
  发现跑题了,姚若愚皱眉道:“你叫什么名字?”
  “我、我叫李天成。”感受姚若愚皱眉时流泻出的少许威压,少年面色微白,回答道。
  点点头,姚若愚淡然道:“嗯,李天成,你可愿成为我的记名弟子?”
  “只是记名弟子吗?”那李天成似是有些不开心,握起拳头,不满道,“他们说我是剑道共主。”
  笑了笑,姚若愚淡淡道:“我刚刚说了,你不是剑道共主,只是天生剑手的根骨,而且哪怕是剑道共主又如何,我的剑道又岂不是什么剑道共主能相比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