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18全书>书库>历史军事>争魏> 第980章

第980章

  大战没打起来,两边的斥候往来如飞,反复绞杀。
  不过秦军的斥候明显比晋军强上不少,又有赵飞牛等山贼带路,和河内如入无人之境,一度渗透进河北。
  各种情报详尽而细致。
  晋军的斥候只是骑兵而已,在装备精良的秦军斥候面前没有任何优势。
  他们的战马本就稀少,追不上,也打不赢。
  一队百人的晋军游骑见到十几人秦军斥候,居然率先撤退。
  两边高下,可窥一斑。
  安邑的秦军渐渐休整完毕,从轵关陉赶赴河内。
  为了后方安全,杨峥分兵轵、邓二城,大军集于河雍,东面是严询一万河北精锐驻守的温县,东北面是司马家三王爷驻守的野王,南面是石苞、王浑防守的孟津。
  虽然经过休整,身体上疲惫去了大半,但心理上的疲惫依旧在。
  战事持续大半年,难免会思念家人。
  华夏内战,杨峥一直约束将士,不得屠城,随意杀戮。
  这也导致士卒被长期压抑,无从释放。
  “让宣义郎多安抚将士,这场大战很快就结束。”
  虽然已经拿下上党、河东、弘农等重镇,但杨峥觉得给司马炎的压力还不够。
  第七百四十七章 接触
  “陛下,杜都督已经拿下宛城、新野,正南下窥伺襄樊!”赵阿七兴冲冲的跑来。
  “不愧是杜预!”杨峥大喜。
  南阳、河东都是钱粮重地,有此二地作支撑,可从南北两面夹击中原。
  如果襄阳到手,那就更美妙了。
  相当于骑在江东头上。
  襄阳在晋国手中和在秦国手中完全是两回事。
  秦国的版图连成一片,关中、并州、蜀中的地缘优势会全部爆发出来,中原和江东只有挨打的份。
  不过赵阿七接下来的密报让杨峥心情有些异样。
  锦衣卫的密报,杜预散许昌府库财帛,收买人心。
  与诸葛绪私交甚密,南阳、许昌之众,皆归心杜预。
  杨峥反复把密报看了几遍。
  锦衣卫形同自己的家奴、部曲,看问题自然也是站在自己的视角上,难免失之偏颇。
  这个时代深受司马懿的影响。
  只要有能力,有实力,就会成为皇帝潜在的威胁。
  魏国如此,吴国也是如此,当年孙权打压陆氏,也是因为此。
  历史上司马昭与钟会、邓艾同样陷入这个怪圈之中。
  这一幕不断上演,以至于后来的东晋、南北朝,司马懿式的权臣层出不穷,只要掌权,就陷入与皇权的零和博弈之中,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要么当司马懿,要么当历史上的邓艾,含冤而死!
  东晋十一个皇帝,其中十个是傀儡……
  杜预会不会造反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有这个能力。
  眼下这一幕,与历史上邓艾灭蜀有几分相似。
  以现在的趋势,大秦一统天下是肯定的。
  但问题在于,如何避免走入司马懿带来的怪圈。
  不过这个问题对于杨峥而言并非无解,南北朝之后的隋唐,权臣篡位之事就少了,其中必然有很多可以挖掘的东西。
  “元凯国士也,必不负大秦。”杨峥还没蠢到去猜忌杜预。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那是因为树林之外没有大山遮风挡雨。
  杨峥就是大秦的大山。
  木再怎么秀,也不可能动摇大山。
  当然,以后制度上还要进行改革,以避免走入君臣零和博弈互相猜忌的怪圈。
  赵阿七一言不发,仿佛没听到一样。
  杨峥心思转到战场上。
  眼下局势,不可能长期对垒,将士思念家人,石苞、王浑防守孟津,严询死守温县,还有野王的三个司马王爷。
  这种天气利于防守,不利进攻。
  一方动,三方皆动。
  如果战事不利,反而折了自己累积的威名。
  黄河是结冰了,但如果杨峥挺进洛阳,严询和司马家三王封锁黄河之北,自己就成了瓮中之鳖。
  洛阳如同一个巨大的鱼篓,八门金锁,进去容易,出来就没那么容易了。
  就在杨峥有退兵之意时,马隆率一万精锐从上党赶来。
  “臣以为,野王可下!”一见面,马隆就直接建议。
  孟津、野王、温县,野王最远,却兵力最多,而且城池最为坚固。
  司马家的王爷当然会为自己着想。
  马隆一开口,杨峥就知道他的心思,“孝兴试言之。”
  “其一,野王距我远,必有懈怠之意,我军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其二,司马三王皆泛泛之辈,无统兵之能,其三,三王麾下皆部曲、青壮,装备不足,训练不精,臣两万人马,踏雪而行,五日之内,必破此城,生擒三人而还!”马隆自信道。
  若是别人,杨峥多少有些怀疑。
  但马隆非他人可比。
  可以说太原有一半是他拿下的。
  其战略眼光、统兵能力,也仅杜预可比。
  大秦不能只靠杜预撑台面。
  杨峥前几日还在想一个司马家的王爷都没弄到,马隆此举正好契合了杨峥的心意。
  把司马家三王一锅端,此战便有了一个完美收官。
  “朕亦有此意!”杨峥当即就同意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