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18全书>书库>历史军事>争魏> 第814章

第814章

  “大王难道未发觉,近几年大秦出生婴儿增多,夭折的也颇多?”鲁芝似乎不想在军事上谈论过多,以他如今在秦国的地位,除了杨峥就是他了,连杨峥都要尊称他一声伯父。
  所以杨峥知道他怎么想,高处不胜寒,高处也引人嫉恨,鲁芝是想辅佐杨峥,成就秦国,而不是当一个权臣,所以能让就让。
  “哦?倒是孤疏忽了。”杨峥自己的孩子都夭折了几个。
  如果连他这个秦王的子嗣夭折率都这么高,可想而知普通百姓。
  健康水平上去了,人口也就增多了。
  这时代医术发展是个小巅峰,战争瘟疫,诞生了不少名医。
  不过百姓看病仍然困难。
  看病难、看病贵不止是后世的专利……
  汉末张角就是靠施符水治病,而掀起浩浩荡荡的黄巾起义。
  “大王均田分地,去百姓之困苦,立在当下,然百姓之疾病不可能听之任之。”
  “伯父何以教我?”其实汉末死在瘟疫疾病上的不低于死于饥饿、战争。
  “大王于青营开设医学,何不推而广之?于每县每乡每里设立医官?将士是大王的子民,百姓亦是大王子民,不可厚此薄彼也!”
  杨峥老脸一红,天天盯着司马家,盯着天下,倒是把这些忘记了。
  青营学医子弟,大多成为军中医官。
  思索一阵后,决定建立一个体系起来,“确实是孤疏忽了,青营子弟以后不输送军中,学业有成,转入地方,加宣义掾,纳入地方政绩考评,医术高明,则升为宣义郎、宣义令、宣义使,另外,长安成立太医院,以皇甫谧为太医大学士,各郡各县成立医馆,民间大夫、郎中每月可到官府领取一头羊、一石粮食。”
  最容易诞生科学的地方,恰恰是医学。
  “若有不合理之处,还望伯父指正。”杨峥想了想,又补充道。
  行不行,还要看具体推行。
  鲁芝拱手道:“大王此举功在千秋!”
  第六百一十五章 精诚
  汉水之上,清江口。
  北面是樊城,南面则是襄阳。
  东吴战船充斥江面,老将丁奉站在船首,眺望南面襄阳。
  施绩也算是宿将了,打了这么多年的仗,如今这么好的形势却迟迟拿不下襄阳。
  丁奉面如止水,却心急如焚。
  事实上,他承担的压力远远大于施绩。
  司马昭在宛城十万大军,樊城、新野还有三万魏军。
  后方建业也不太稳。
  谁知道张布和濮阳兴能折腾出什么事来?
  二人互为表里,遮蔽圣听,排除异己。
  让本来略有生机的吴国,又变得一地鸡毛。
  内斗也就内斗吧,毕竟牵涉不到百姓。
  但丞相濮阳兴好大喜功,心血来潮,督造丹杨湖田,闹得百姓、军户精疲力尽,累死着充斥山野,逃亡者不计其数……
  几年前就有部下劝丁奉,干脆除掉二人,独揽内外大权,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都督中外诸军事,虎踞江东,为子孙谋一场大富贵。
  第二天,这个故旧的人头就被挂在军营的辕门之上。
  丁奉虽然出身草原,但目光深远,没有家族支撑,就算独揽大权又能如何?
  东吴这几年的丞相、大将军没有一个有好下场,丁奉这么做了,只会让东吴更加混乱。
  “大将军,上大将军请求水军攻打襄阳北城!”军师张悌被背后轻声道。
  当年吴主孙休、张布、丁奉密谋除掉孙綝,为了安抚荆州施绩,特意封了一个上大将军。
  不过现在看来,施绩明显有些名不副实。
  丁奉率领的是水军,怎么去攻打襄阳北城?
  而且丁奉一动,对面樊城的敌军也会跟着动……
  “还有何坏消息,你一并说来。”
  “建业有信至,大将军回军。”张悌叹了一声。
  “是陛下的意思还是丞相的意思?”丁奉依旧面如止水。
  “是丞相的意思。”
  濮阳兴的意思差不多就是孙休的意思了,这一次是濮阳兴来信,下一次就是孙休的旨意。
  大战两个月多月,吴军损失惨重,襄阳纹丝不动。
  宛城的司马昭也按兵不动。
  “巨先以为如何?”丁奉声音低沉了许多,仿佛是在压抑怒火。
  张悌诚恳道:“自古攻城若是不能一鼓作气,便要长期围困,襄阳城坚,粮草充足,大将军以为能耗的下去否?”
  才两个多月,后方就开始叫唤了。
  而且施绩的样子并不像能攻下襄阳。
  丁奉沉眉不语。
  张悌继续道:“建业和荆州都有流言,说大将军攻打襄阳,意在消耗施家、步家实力……上大将军颇为猜疑,是以请求大将军率水军攻打北城!”
  与步家在西陵一样,施绩继承朱然的部曲和职位,施家掌控江陵至今已经四十二年。
  “当初最先提出北伐襄阳的是施绩,而不是某。”丁奉无奈道。
  仗打赢了,襄阳归施家,打不赢,全算到丁奉头上……
  估计建业那帮人也是这么想。
  “上大将军不能一鼓作气拿下襄阳,此战就陷入国力之争,东魏西魏各行占田、均田,江东一潭死水,拖延下去,国家衰落,百姓穷困,故丞相诸葛元逊之旧事,大将军不可不引以为鉴。”张悌小心翼翼的提醒道。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