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18全书>书库>历史军事>晚唐浮生> 晚唐浮生 第1155节

晚唐浮生 第1155节

  吕师周说完这句话,仔细盯着下面的动静。
  有人不断将他的话往下传,队列里又起了一阵骚动。
  吕师周干咽了两口唾沫,心都快提到嗓子眼了。这个时候如果有人站出来,鼓噪杀了他,他就只能落荒而逃了。
  还好没有!
  骚动很快平息了。
  南风吹来,吕师周只感觉身上凉飕飕的,竟然已出了一层细汗。
  这年头的军将,可不好当啊!死于自己人之手的大将,恐怕不比死于外敌的少多少。
  “事已至此,我便直说了。”眼见队列再度恢复了平静,吕师周便提高了声音,道:“我欲举城反正,归顺朝廷。另派出使者,说服各州归降。尔等若情愿反正,可各回各营,听候调遣。若不愿,自可归家也,我断不阻拦。如何抉择,全在一念之间。”
  说罢,吕师周便闭上了嘴巴,静静看着场中。
  他的话被一道道传了下去,军士们反应不一。
  有人呼朋唤友,互相招呼着回了军营。
  有人傻呆呆地站着,犹豫不决。但在看到很多人回营之后,茫然无措的他们也随大流,慢腾腾地回了军营。
  只有少数人脱了军服,带着器械,走到吕师周身前,行了一礼,出城离去。
  吕师周频频回礼。
  这是一次和平的“分手”,他得感谢这些人的“不杀之恩”。
  同时心中喜悦,湖南来的高级将校已经被他一网打尽,城内的五千衙军也和平处理完毕。桂州城、静江军的首府,已经是他的了。
  接下来,便是出城劝降另外一支部队,然后派出使者前往各州各县,劝其归顺。
  投降的州县越多,他的功劳就越大,这是很明白的事情。
  ※※※※※※
  马希振在二月十八日早上收到了消息。
  昨晚与一帮文人互相唱和,酩酊大醉。若非随从叫醒他,可能要直接睡到中午了。
  不过在知道吕师周造反之后,他吓了一个激灵。
  “这……”马希振用力拍了拍脑袋,将头痛欲裂的感觉驱走,问道:“消息当真?”
  “千真万确。”随从急道:“城内外都传遍了。”
  马希振一屁股坐回了胡床,愣愣地看着地面。
  “衙内,此时万不可犹豫啊。”随从说道:“吕师周外将出身,威望不足,暴起发难,未必能控制全局。衙内该遣人分赴各乡,将亲军召集起来,杀回桂州,或还有夺回城池的可能。”
  马希振眼神一凝。
  这是在劝他带着两千亲军回城呢。理由也很直接,吕师周造反,军士们都听他的吗?即便现在听他的,正牌节度使一回去,还听吗?
  但——
  马希振摇了摇头,道:“来不及了。吕师周那贼子定然已点齐兵马,朝这边过来了。儿郎们散在各乡快活,一时间哪召集得起来。”
  随从愕然,这倒也是。
  但——
  尝试都不尝试一下,这真的好吗?
  “官印都在吧?”马希振突然问道。
  随从一愣,随即点了点头,道:“都在呢。”
  “把所有人都叫上,检查一遍器械、食水。”马希振霍然起身。
  随从精神一振:衙内这是下定决心,要回去与吕师周争夺桂州了!
  “去广州!”马希振说道:“我才是节度使,旌节、印鉴都在此处,只有我才能代表静江军归顺朝廷。吕师周这种贼子,算个屁!”
  随从正要去牵马,闻言一个趔趄,然后便重重叹了口气。
  马家的基业,马氏子孙都不上心,我着急个屁啊!
  静江军,算是完蛋了。
  湖南马氏,也蹦跶不了多久了。
  第078章 监军
  广州已经恢复了平静。
  这其实是一座神奇的城市。身处蛮荒落后的五管境内,但远远超出其他城市一大截,几可与中原大郡相媲美。
  令广州如此鹤立鸡群,傲视同侪的原因,所有人都清楚:对外贸易。
  大历年间,每年有四十多艘大食商船靠岸。
  但晚唐的人口、经济、实力,不是中唐时可比的,现在已渐渐增加到五六十艘,偶尔六七十艘。船只也有所扩大,以前一艘船百余人,现在两百余人,增长很多了。
  简单的计算就可得出,每年在广州上岸的大食人超过一万。大部分人归航时离开,但也有人定居了下来,百余年积累下来,居住在广州的大食人数量激增。
  黄巢之乱前超过十万,后为巢军所屠,剧烈减少。而经过三十年的恢复,现在又有所增加,大概四五万人的样子——巢军在广州烧杀抢掠,总罹难人数约20万,其中倒有12万是“蕃客”,即大食人、波斯人、袄教徒、犹太人。
  不得不说,唐人伤我千百遍,我大食人依然要涌过来,无论跪着还是站着,都要挣钱。
  这次他们又被伤害了,虽然已过去半个多月,但残留下来的人依然惊惶未定。
  有人四处打听自己的财货能不能发还回来,最后得到的回复自然很令人失望。
  有人满城寻找失踪的妻女,花了不少钱后,在军营角落里找到了,遍地鳞伤不说,精神也不太正常了。
  有人打算收拾细软跑路,不顾新来的夏国监军、鸿胪寺少卿裴冠的劝阻,说什么也要走。
  大食商人这种惊弓之鸟的状态让裴冠有些恼火,因此在看到刘隐的时候也没什么好脸色。
  所有人都知道圣人非常重视对外交流。只要规规矩矩做生意、交流文化的外国人,其生命、财产安全都能得到保障。结果刘隐来了这么一出,以为夺了大食人的财货献上去,会让圣人很高兴。
  自作聪明!
  裴冠只留下了句“恭候圣裁”,便把刘隐一家软禁在自家府邸,然后巡视起了广州左近。
  “裴监军。”威武军节度使王审知跟在裴冠身后,犹豫再三,还是说道:“昔年我曾有意与刘隐结为儿女亲家。此番围城,刘隐又暗中遣人出城,将其女送入末将营中,欲结为秦晋之好。末将严词拒绝了,但人却没法送还,至今还押在营中,你看这事……”
  “王帅欲与刘隐结为亲家?”裴冠惊讶道。
  “岂敢!岂敢!”王审知脸色一变,连忙辩解道:“末将对朝廷的忠心,日月可鉴。”
  裴冠沉吟了一会。
  王审知的心已经吊到了嗓子眼。花了如此大的代价投降,可别事到临头了,不但没有功劳,还要被猜忌。
  “那就好。”裴冠笑了笑,继续往前走。
  王审知叹了口气,默默跟在后面。
  监军这种角色,在大夏老资格禁军面前,其实是摆不了什么谱的。但在降兵面前,杀伤力巨大,没人敢忽视他们的意见。
  王审知已经没有任何退路,福建已经被朝廷接管。有的官员被替换了,没被替换的也已经改换门庭。或许与王家还有点香火情分,但在如今这个局势上,指望他们与王家还保持多么亲密的联系,那纯粹是想多了。
  恩出于上,没有任何反抗之力,这种无力感是军头们很难接受的。他们更信任自己的刀把子,天子对他们好,那他们便效忠天子,天子若对他们不好,他们就举兵相抗,维护自己的利益。
  但这种天经地义的事情居然不被允许!
  王审知已经没了反抗的能力,此时的他分外害怕在圣人那里失分。
  “到了!”裴冠伸手前指,哈哈大笑。
  王审知收拾了下仪容,举步跟上。
  前面是码头,内外布满了福建来的兵,王审知可不愿让老部下看到他巴结监军的样子。
  裴冠让人打开一扇扇库门,亲自查看——事实上,这也是他的任务之一。
  黄金、象牙、犀角、沉香、豆蔻、胡椒……
  这些是安南来的商品。
  是的,安南与北地居然没有“直达航线”。前唐时流放安南的官员,居然是在广管登船,然后渡海前往交州。
  相对应的,安南的各色商品自然也没法直航北方——近年来有所改善,但也是由大食人接手了这部分航运业务。
  裴冠继续巡视仓库。
  紫檀、榈木、檀香、象牙、翡翠毛、黄婴毛、青虫真珠、紫矿、水银……
  这是来自真腊国的商品,同样由大食人运输售卖。
  后面还有一些中东特色的商品,但比较少,价值也不高。
  “这帮大食人,有空子就钻,捞钱真是一把好手!”裴冠叹了口气。
  事情很明白了,中原需求的外国商品,大部分都不是大食所产。大食人只是中间商、搬运工,但却拿捏了产销两头,自己吃下了大部分利润。
  难怪他们被杀!
  裴冠又看了南面的一排仓库,商品林林总总数十种,但以丝绸、瓷器为主。
  他知道,在隋以前,中原对外出口的商品主要是丝绸,甚至衍生出了“丝绸之路”的说法。
  但隋唐以来,或许是海贸逐渐兴盛的缘故,瓷器所占比重不断攀升,以至于可以分庭抗礼了。他昨日听人说,大食人采买丝绸的数量一年不如一年,但瓷器却大买特买,金额连创新高,趋势很明显了。
  瓷器以邢州窑和越州窑所产为主,前者一度中断,后又恢复。
  裴冠定定地看了许久,不知道在想些什么。良久之后,才听到叹了口气,道:“刘隐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圣人所看重的,又岂是那点搜刮来的财货?”
  王审知有些惊讶,武人还有不爱财的?不过仔细想想,今上确实颇为慷慨,有什么好东西,都想着分赐臣下。大到宅邸,小到女人、财货,赏赐不断,可见圣人确实不爱财。或者说,他对财富有自己的看法,并不沉迷。
  “清点下还活着的胡商,统计其被掠财货,能发还的,尽量返还。有妻女遗失者,仔细寻访,送归各家。”裴冠转过头来,看着王审知,说道:“此事就由王帅来办吧。”
  王审知刚想说“遵命”,又觉得不太妥当,于是应了声:“好。王华都何在?”
  “末将在。”一操着淮西口音的青年将领走了过来,行礼道。
  “你来督办此事。谁敢阻挠,无论是交州、邕州、容州还是别的什么地方来的,不要客气。”王审知吩咐道。
  “末将遵命。”王华都领命而去。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