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18全书>书库>穿越重生>重生九零之为母当自强> 重生九零之为母当自强 第405节

重生九零之为母当自强 第405节

  小卢和小张互看一样,立刻起身询问:“我们能一块儿去吗?”
  他们拿出了上元县委开的函,笑道,“一直听说贵村果树经济发展的好,我们县就派我们过来学习。”
  四哥不好意思起来:“你们谦虚了,你们经济可比我们发达多了。”
  来了客人,自然欢迎。
  三个玩疯了的小家伙看着原本陪他们玩的叔叔要出门,小三儿立刻焦急地大喊:“带我去!”
  得,活脱脱的小陈文斌,生怕人家偷偷发财不带上他的模样。
  第317章 浇水大问题
  小三儿的委屈猫猫头和无敌狗狗眼还没沾上他爹的浑浊与油腻,所以相当有杀伤力。
  就连四哥都乐了,主动邀请:“去去去,刚好我们还想听听贵客们有什么意见呢。”
  发生啥事要替人提建议?当然是不可或缺资源的利用了。
  水果怎样才能长得好?日照足水分少。前者方便光合作用,后者则是能够贮存糖分。雨水太多的地区,果子多半是不甜的,自然算不上好。
  谢家村的枇杷甜,也是得益于这里的自然条件。可是水分少又带来了另一个问题,果树的灌溉成了大问题。以前种果树的人家少,相形之下这个矛盾还不算大。但是现在种果树的人家越来越多,家家户户都要用水灌地,那问题就来了,水是有限的啊。
  四哥是谢家村第一个中专生,在外面打了几年工攒钱回来后,镇上农科站上门劝大家种果树时,他也是第一个站出来响应的人。
  后来果树种出成果,他盖上了村里第一栋楼房,三层的,可气派了。在他的带领下,谢家村的村民们才陆陆续续开始种果树。所以他不到三十岁就当选村支书也挺正常的。
  “好了,都到齐了吧。事情怎样,大家现在也有数了。还是浇水的问题,水不够用,果树干死了,那就白忙活了。”四哥正色道,“我们先前开了个小会,计划是先修蓄水池。这样雨季来了,积蓄下来的水,等到不下雨的时候就能用。这事跟大家伙儿商量,有没有意见?没意见就得赶紧动手挖了。”
  用水是大事,果园主们都点头,就算挖蓄水池需要他们出工出力,这个活也不能不接。
  郑明明跟陈敏佳先是在边上旁听,等大家讨论挖水池的细节问题时,她俩就跑到谢军身旁,双眼亮晶晶地问:“又水池了,那就养鸭子吧!”
  她们在小宇哥哥的高中地理书上可看到了,林鸡鸭猪鱼共养,立体生态种养殖业。现在都有水池了,那养小鸭子吧,小鸭子可以吃草吃虫,还是移动的施肥机。
  对,就养鸭子,不要养鸡跟鹅。鹅的脖子太长了,会啄到果子。鸡就更加不要说了,它会飞,到时候会直接飞到树上去的,那果子肯定得遭殃。
  养小鸭子最好,咸鸭蛋好吃,鸭肉也好吃。
  谢军以前没养过这些,说不清楚好还是不好。他就直接喊了声四哥,想跟人一块儿讨论。
  农村养个鸡鸭鹅都是正常事,但大部分人家就是自己用,没把它形成产业正经经营。
  这在果园里养鸭子,成本是多少,获益又能是多少,可得好好合计合计。
  四哥觉得可行,他以前跟着农科站的人出去考察枇杷种植可行性的时候,见过人家枇杷园里放养鸭子,听说能省下不少饲料钱,也不用再另外开辟地方。
  “行,回头我们再找农科站问问看,到底怎么养才对。”
  他们吃到了技术指导的甜头,就愿意相信农科站的技术员。
  郑明明和陈敏佳没想到自己的建议这么快就要被采纳,简直激动得快要晕过去了。
  太好了,这又是一桩进项啊。再加上鱼,就很棒棒。
  她们得到了鼓励,参与的热情就愈发高涨:“还可以改变浇水的方式,大水漫灌最不合适,会造成水资源的大量浪费。”
  陈敏佳连比带划示意给大人们看:“就是要采取滴灌的方式,可以省很多水,而且不用你再特地抬水过去浇。像我爷爷奶奶的菜地,就是靠袋子里面的水来浇菜的。”
  其实她说大话了。那个灌溉袋形式大于内容,利用的是虹吸原理,但实际操作中因为气泡和杂质的堵塞,效果真不咋样。
  况且菜地里这么多菜,一根根菜根底下都弄这么个滴灌袋子吗?也不现实。
  但是换到果园里,这事似乎又并非不可行。因为果树的种植密度稀疏,一亩地里能种的果树有限,需要的滴灌袋数目也少。而且果树高,也许真的可以利用滴灌袋进行浇灌。
  不知道是大家也这样想,还是滴灌袋听上去成本不高,又或者是纯粹不想驳远道而来的小客人的面子;反正谢军跟四哥都没拒绝,谢军更是表示:“我回家试着弄弄看啊。”
  陈凤霞担心会担心人家的事,还是提了句:“最好问问能不能争取政策,搞全套的滴灌系统直接应用在果园里。”
  她半开玩笑半认真道,“把这里打造成示范点,以后人家一提果树种植就想到你们这儿,那才真是好呢。领导脸上也有光彩。”
  她说的算是实话。形象工程这种事要看怎么理解,几乎所有的地方都有自己的形象工程。形象两个字本来就是中性词,就看做的时候方向往什么位置偏。光驴粪蛋子表面光肯定不行,你要兼顾了实用,那就有搞头了。
  专项资金国家每年都拨,能不能要到手,端看你的本事了。
  四哥摇头叹气:“我打听过,这个要几百万呢。”
  陈凤霞惊讶。
  她不是惊讶要花这么多钱,她的概念中,这事本来就不便宜。她惊讶的是人家已经跑好远。现在,虽然他做的是挖蓄水池这种看似极为古老没啥科技含量的事,可实际上,人家已经跑到现代科技上去了。只是要考虑成本问题而已。
  陈凤霞笑笑:“尽量争取看看吧,说不定能成呢。”
  郑明明跟陈敏佳还在讨论虹吸滴灌袋在这里要怎样应用的问题。得用个大袋子,里面装上起码一缸水,然后慢慢滴。
  小谢跑过来帮忙照顾小三儿,闻声就疑惑地扭过头:“可如果要用这样的大袋子的话,袋子放在哪里?不是还要养小鸭子吗?鸭子会不会啄破了袋子?”
  哈,千万不要小看鸭子的嘴巴哦。虽然扁扁的,其实它们也很厉害呢。
  呃,这个问题直接问倒了还没上初中的俩姑娘。
  她俩面面相觑,都不知道要如何回答问题。
  陈凤霞憋着笑,再一次强调:“能铺设管道最好,埋在地底下,到时候也不影响你们养鸭子。”
  于是问题又绕回头,没钱啊,没钱一切都白搭。
  谢军想了想:“我先找个桶做实验吧,看桶子装水再连管子行不行。”
  这下俩姑娘的面色才松弛下来,还帮着继续出主意:“就用医院的吊瓶,针头剪掉了,那个管子就能用。”
  谢军脾气挺好。大概是从小带两个妹妹的缘故,他对小女孩相当有耐心。也不管她俩说的到底可不可行,就先答应下来:“我回头试试。”
  四哥老婆已经端了切好的西瓜过来,招呼大家吃瓜。
  郑明明手上捧着西瓜,却对着妈妈叹气:“我眼睛大嘴巴小啦。”
  四嫂哈哈大笑:“你可真是大眼睛,跟小燕子一样。嗯,嘴巴比小燕子小,像晴儿。”
  郑明明叫夸得不好意思,就往妈妈身后跑,小声嘀咕:“我说的不是这个意思。”
  陈凤霞已经明白女儿的惆怅,就安慰她:“没事,现在不懂的知识解决不了的问题,就好好学。将来你肯定有办法解决困局的。”
  比方说,怎样才能便宜地处理少水地区的灌溉。
  哎,别说,这里的瓜都比江海甜。说农民望天收果真不错,一方水土长一方瓜果啊。
  陈老板招呼三个小豆丁:“过来吃瓜吧。”
  四嫂也笑:“对,吃瓜,不怕尿床。尿床才好。”
  郑骁昂起脑袋,认真地强调:“有尿不湿,不怕尿。”
  周围村民都笑了。尿不湿是个啥玩意?他们在电视机上看过,可没自己用过。
  郑骁不明所以,还直接拉弟弟给大家看:“这就是尿不湿。”
  小三儿完全没有羞羞的概念,自己伸手拍小屁股,认真地跟人强调:“尿不湿。”
  陈凤霞只好在旁边呵呵,童言无忌,小孩子无所谓。
  大家吃完瓜,又聊了几句,今晚就定下来后面出工挖蓄水池的计划。光凭人工肯定是不行的,得要挖土机。这挖土机的工钱要平摊,除此之外,要是家里没劳动力的,也得拿钱抵。
  陈凤霞对此不惊讶。以前她还在老家的时候,年年加固圩埂也是这样。都是镇里或者村里组织大家行动,工钱肯定没有,完全属于义务劳动。出不了工的人家就掏钱。
  社办厂发不出工资的那两年,郑国强为了挣钱还帮人挑过圩埂。好家伙,那哪是人干的活,真是要塌一层皮,把人活活压垮了。
  走在回去的路上,陈凤霞回想这些往事,不由得小声嘀咕了句:“农民真苦啊。”
  小谢不明所以,听到老板的感慨,还乐观的很:“一天比一天好啦。我爷爷说现在天天有大米白面。我小时候过年才能吃上白面馒头呢。平常都是洋芋跟玉米面。”
  郑明明和陈敏佳虽然比她小不了几岁,但地方经济发展差距导致她俩根本不知道吃不上饭是什么样的感受。她俩还认真地强调:“换个吃法很好吃的,玉米馒头多香啊,还有土豆泥,也好吃呢。你不是也很喜欢吃嚒。”
  小谢头摇得跟拨浪鼓一样:“不一样的,卡喉咙,没油水,不好吃。我还记得有一年过年包饺子,包好了放在墙边。结果墙掉皮,饺子全叫灰给盖了。当时我哭死了,包饺子的肉是我哥给人家挑了好长时间的塘泥才拿到钱买的。那个荠菜我跟我姐挑了好久才凑齐了那么多。白面也是攒了好长时间舍不得吃。就想过个好年。结果一下子全没了。后来爷爷把沾了灰的饺子皮扒掉,用里面干净的馅给我们烧汤喝。”
  郑明明和陈敏佳都同情得不得了。
  她们小时候在农村日子也苦,很少吃肉。不过像螺蛳、河蚌、虾米还有鸡蛋、鸭蛋这些是不缺的,至于吃饺子,虽然不是隔三差五就能吃上,但隔了个把月,总归能开开荤。
  跟她们一比,小谢姐姐一家实在太惨了。
  谢军倒是乐观,还笑了一声:“都好了,现在家家户户都不缺饺子吃了。”
  小卢和小张都跟着笑:“你们这里的人肯下苦功夫又胆子大,能过好是必然的。”
  谢军笑着叹气:“还是四哥他们带的头,不然我们哪里敢。一开始农科站喊我们种果树的时候,乡里给补贴,我也不敢。要是早几年种就好了。”
  早几年种树,早几年家里就没那么困难,也就不用两个妹妹早早出去打工,吃那么多苦了。
  小谢怕哥哥自责,赶紧强调:“我不出去的话,我怎么碰上这么好的老板。哥,我出去见世面了呢。”
  陈凤霞也笑着安慰这位农家阿哥:“不管怎样过,只要有心,总能学到东西。小谢她姐姐不去南边也不知道怎么上网,更不晓得该如何从网上挑选合适的童装,自然也就没法像现在一样卖这么好了。包括你四哥,他没出去打工长见识的话,当初农科站找他种果树,他也未必有这个胆量。”
  谢军想了想,点头道:“还是老板你说的有道理。”
  其实当初他也想到了枇杷肯定比种玉米挣钱。只是他没本钱,又怕亏本,自家消耗不起,所以不敢豁出去尝试一回。
  现在,他有勇气试着在果园里养鸭子了。为什么?因为他已经挣到了钱。所以即使鸭子赔了本钱,他也承受得起。
  钱才是人的胆色啊。
  郑明明跟陈敏佳对视一眼,皆恍然大悟:“难怪大家说越有钱越有钱。”
  有钱人的胆子更大,步子迈得更开啊。那他们的机会自然也就更多。
  陈凤霞看侄女儿醍醐灌顶般的脸,心道,那可未必。有些人啊,比方说陈文斌,就是不管什么情况下都胆大包天。真不知道这家伙在香港挣什么钱。
  嗐,管他做什么,白操这份闲心。
  陈凤霞甩甩头,感受乡间夏夜的舒爽与美好。夜风吹在人身上,可真是舒坦。天上的星星亮晶晶的,好像你一伸手就能抓到似的。萤火虫在草木间飞舞,个个都挑着小灯笼。
  小三儿趴在小谢的怀里,高兴地喊:“青蛙!”
  不远处咕咕叫的,的确是蛙声一片。
  真是宁静的夏天。
  连空气中都是草木和不知名的花朵的芳香。
  他们往前走,要过一座小桥时,就听见旁边的草棚里传出叫骂的声音:“要你折腾,这下好了吧,看你怎么办?都烂在田里吧。好好种玉米不听,种什么菜瓜。”
  谢军小声跟大家解释:“顺德今年种了菜瓜跟豇豆,本来挺好的。结果不知道怎么回事,今年没人收,都要老了,烂在地里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