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18全书>书库>科幻异能>超神大军阀> 第一百六十七章 民族融合计划

第一百六十七章 民族融合计划

  “烈士们都下葬了吗?”赵守宏关心道。
  “刚刚已经按照军礼下葬了,就在西面的小山上。”朱代珍指了指烈士墓的方向。
  “走,咱们去看看。”赵守宏迈步沿着碎石铺成的山道,向着烈士墓的方向而去。赵守宏表情庄严肃穆,带着众多官员徒步走向了烈士墓。见到赵守宏亲自前来,沙那陀寨的猛族人都放下了自己的工作,跟着他向山上走去。
  面对着用石头堆起来的,简陋的烈士墓,赵守宏脱去帽子深深鞠了一个躬。在他身后的众多官员也跟着鞠躬,而军官卫兵们则是庄严的军礼。围拢过来的猛族百姓见到赵守宏等人行礼,竟然自发的全都跪了下来。一个只有四五岁的孩子懵懵懂懂,不知道大人都在干什么,竟然呆立在那里不知所措。
  孩子的母亲拉住孩子,让他跪在地上道:“孩子你要记住,这些墓里埋着的是赵大人的兵,他们虽然是华兰人却对咱们如同兄弟姐妹,他们是为了咱们而死的。你要记住,也要让自己的子孙记住,我们猛族人恩怨分明,赵大人的兵可以豁出性命保护我们,我们也要豁出性命支持赵大人,消灭那些吃人的豺狼。”
  “我记住了。”孩子坚定的点点头,随后他用力的对着烈士墓磕了几个响头。
  “黄先生,现在你还认为起义军都是正义的吗?”赵守宏背起双手看向了有些发呆的黄炎培。
  黄炎培的脸色阵青阵白,表情复杂到无以复加的地步。刚才母子的对话声音虽然不大,他却听得清清楚楚,想到自己所拥护的革命军竟然成了百姓心目中的豺狼,他就心如火焚。
  良久黄炎培才叹了口气道:“或许孙先生的确有些急于求成了,为了推翻后金统治,花这么大的代价的确不值得。我希望能够给他写一封信,规劝他放弃对会党的幻想,否则革命将会有更大的损失。”
  赵守宏笑着摇头道:“自己不能掌握住军事和经济实力,一切都只是枉然。据我所估计,孙先生应该已经看到了会党势力的不可靠,下一步他们会将工作重点转向新军,可惜这种想法同样是缘木求鱼。
  新军之中或许会有一些下级官兵心向革命,可是一旦举事成功,那些向往功名的上级军官会快速控制形式,窃取革命的胜利果实。这些话我希望你能够与孙先生多说说,让他能够及早醒悟。”
  黄炎培听得连连点头:“我一定会向孙先生转达的,我也会将这里的情况跟他说说,或许他能够获得一些启发。”尽管不愿意承认,黄炎培却不得不说赵守宏的发展的确更加有成效。
  赵守宏慰问了在场的猛族群众,并保证会派人帮助修复村寨,同时他还宣布这次阵亡的民兵享受烈士待遇,其家属将得到妥善照顾。赵守宏的这个做法让寨子里的猛族人更加信服他了,他也通过这样的实例,让党内统一了思想。借助着实例的教育,党内对赵守宏的理论更加深了认同感。党外也是一样,就连黄炎培这样的铁杆共兴会员也产生了动摇。
  为了稳定地方,赵守宏命令张捷先等人加强对哥老会的管理,尤其严查与佘英等人有联系者,一旦发现要监控起来。除此之外,赵守宏开始着手他的民族融合计划。
  川西地区民族成分复杂,其中华兰族人虽然占多数,却不能占据真正的压倒性多数。赵守宏的大华兰主义有着很大的包容性,但这其中有一个先决条件,就是有一个人数占据绝大多数的主体民族,对于华兰国来说,这个民族非华兰族莫属。对于其他各种民族,想要包容到整个华兰民族之中有着许多的方法,但对于国内的各个少数民族,赵守宏希望能够用尽量柔和的方式,将他们融入华兰族之中。
  华兰族从来都不是个单一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之中,有着无数的少数民族被融入了华兰族之中,成了其中的一份子,如今赵守宏希望继承华兰族的这个传统,依靠本身优秀的文化,尽可能多的将各种民族融入其中,只有将各个民族融入华兰族的血脉之中,这样有绝对主体民族的大华兰体系才能够真正的稳定下来。
  在经过了沙纳佗寨的事件之后,赵守宏和他手下的武装工作队得到了所有猛族人的拥护,他的支持率得到了空前的提高,连带着建昌道的其他地区,对赵守宏的认可度也大大提高了。在这种情况下,赵守宏开始忙着接见各族的首脑人物,以普及知识、帮助各族发展壮大的理由,要求各族将适龄的孩子送到学校里,学习文化知识。
  赵守宏之前开办的不少垦殖公司,以袍哥会成员为骨干在川西开垦荒地,种植各种新培育出的良种作物,一年时间就获得了不小的收获。加上由后备生化人主导的科学种植讲座,让垦殖公司的成员得以科学种植粮食,利用行间、套作等种植方式,增加土地利用率,利用嫁接等方式增加果树的产量,此外化工厂提供的化肥、农药等新产品的试用,都极大提高了粮食产量。
  这样明显的好处,大家自然看在眼里,在垦殖公司参观之后,各族的首领都感受到了科技的力量,他们也有了将孩子送入学校学习的动力。当然赵守宏不会在各少数民族聚集区设立学校,这样就不是他进行民族融合的初衷了。
  各少数民族多数居住在比较偏僻的山区,平原的大型城镇都是华兰百姓的居住区。赵守宏借口教师不足,只将学校开设在华兰族聚居区内,然后通过免费寄宿学校的方式,将各族的少年汇聚到华兰族聚居区来。
  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少数民族孩子融入华兰人的生活圈子,加上老师们与华兰族孩子同样的教学内容,慢慢让他们将语言、知识、历史观甚至是生活习惯都向华兰族靠拢,这样几代人之后,各个民族恐怕都会被彻底融合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