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18全书>书库>穿越重生>重生之极品赘婿> 第四十六章钦点

第四十六章钦点

  杨元良一拍脑袋,嬉笑到:“不知道鱼姑娘可是认真,我杨元良说白了也就是一个赘婿,天下好男子多的是,姑娘大好芳华,为何要与人做妾?”
  “我喜欢你,所以我为自己赎身,我来玲珑这里就是冲着你来的,方才顾姐姐说了,玲珑的家她以后不当了,你若是愿意纳我为妾,我就给你当好这个女主编,你要是不愿意,我可就去别家了!”
  杨元良看着面带桃花的鱼英颜大胆表白,坐在椅子上无奈的摇了摇头:“你很漂亮,有才华有名气,做事妥当值得信任。
  但我不喜欢你,我一直都把你当成朋友,同事,伙伴,至于纳妾我从来都没有想过,我个人觉得爱情因该是自由的,今天你这样说,我接受不了。”
  “听说你惧内,不会是真的把?”杨元良感觉到现在的空气中都充满尴尬两个字,干咳一声:“没有的事情,要是没有别的事情,我整理好书稿后就回家了。”
  “杨元良看你平日中做事雷厉风行的,怎么在人生的大事上面优柔寡断了?难道你觉得我配不上你吗?”鱼英颜走进后,欺身坐在杨元良的腿上,搂着杨元良的脖子,尽显妩媚的姿态。
  杨元良一把搂住她的细腰,坏坏一笑:“姿势很熟练,我不和你说假话,我没有纳妾的心思,等我有了可能会考虑你!”
  “你什么时候有?”
  “孩子出生之后把!”
  鱼英颜从杨元良的身子上面起来,杨元良算是答应了她的这个请求,她在这里干活也有了动力,至少杨元良知道了她的这个心思。
  纳妾一来要实力,二来要财富,杨元良现在每天都在赔钱,要不是有一群大财主陪着他起哄,光是一天好几百两的银子就把他给赔死了。
  杨元良准备年后扩大糖店的经营规模,杨元良给苏家织布机就是为了多分一点钱,杨元良还准备在造船和海运上面做文章。
  因为没有了隋朝,武朝的时候并没有开凿大运河,江南虽然有运河,却没有当初隋唐的时候那么大,定都临安也是因为靠近大海。
  大辰皇朝的南北交流海运之中占据的很大的一部分,杨元良的脑海中正好有一本书,说的就是宋朝之所以灭亡,明朝之所以灭亡,都是隋炀帝的锅。
  如果没有江南浙江的文人集团把持漕运,大肆的打击海运,就不会有明朝的禁海,如果不禁海,造船业肯定十分发达,早就把船开出去看世界了。
  其实不然,漕运是灭国的一部分原因,更大的原因是华夏不是欧洲,华夏可以自耕自足,因为信风代的关系,热带风暴频发,海运确实要比漕运危险,能吃饱饭谁去冒险?这才是根本的原因。
  欧洲的胡椒香料抵得上黄金的价格,航海家弄一船回去就发财了,但是放在华夏这东西虽然很贵也不是弄不到,所以航海的利润一旦被削弱,人的探索精神也随之被削弱了。
  但是大辰皇朝不一样,大辰皇朝长江以北的地盘大部分都是北寒的,若不是依靠长江天险防守,大辰皇朝早就被大寒给吞并了。
  这里没有金人,也没有蒙古人,因为当初武朝建立的时候把胡人杀的太凶,弄的几个民族融合在了一起形成了一个寒族,还有就是西灰。
  发展海运这件事情,是跑不掉的了,杨元良也不心急,这个事情着急不来,弄好了玲珑报社之后,杨元良回家陪伴老婆过元宵佳节去了。
  临安城晚上一般是宵禁的,过年这几天例外,正月十四外面街道上就开始张灯结彩,不少人从外地也赶来看临安城的热闹元宵会。
  “我侄子的文章上报了,看来王太常办事还挺上心的吗?”宫中一群人阉人,最喜欢看的就是报纸,他们在宫中出不去,起初不是说那个妃子是非,就是说某位大臣好坏。
  如今有了报纸,他们有多了一个谈资,上面的才子可都是有名有姓,杨元良的故事有写的那么好,虽然三国中有一段贬低了太监,可他们不这样认为,他们本来就是奴才,更加难听的话也都听过。
  “王老太常可是召了一个好孙女婿,太子和公主天天在陛下面前吹风,我看今年的科举之后,状元铁定是他,就要称呼杨大人了。”一个皇帝身边的太监嚼起了舌根。
  “也不一定把,我听说司马大将军和陛下求婚,他那个儿子肯定也会参加今年的恩科,不拿一个状元怎么好娶公主?”
  “你懂个屁,娶公主的叫做探花。”就在这几个太监吹牛的时候,长公主恰巧不巧的走到了这里,听见这群太监说老皇帝要把她嫁到司马家之后脸都绿了。
  立刻跑去找老皇帝理论,长公主开门见山的就问:“父皇,我听说你要把我嫁到司马家是不是?”
  老皇帝一愣,他是有这个打算,现在边疆不太稳,司马家是重臣,把女儿嫁过去要比和亲的好,老皇帝准备让司马家的那个儿子留在临安城,他有空能去看看女儿。
  “是有这么一回事情,司马凯相貌俊朗,武力不凡,文采风流,年纪也合适,尚未婚配,朕很喜欢他。”老皇帝这样一说,长公主的脸更加的绿了,扭头跑掉了。
  “大伴,派人跟着她,顺便问一问照顾她的老妈子,这孩子怎么回事?”老皇帝吩咐下去之后,身边的老太监就派人跟着公主,不让她有别的什么意外发生,然后又差遣人让照顾公主的老妈子套话去了。
  到了晚上老皇帝终于知道怎么回事了,感情自己家的女儿喜欢上了杨元良,不过好在杨元良婚配了,几个月没有和自己的女儿来往,老皇帝又让几个平日中和女儿很好的妃子去安慰。
  同时安排司马凯在正月十五的时候和自己的女儿见上一面,老皇帝觉得一定是自己的女儿见的人太少,要是多和司马凯在一起,接触接触,或许要好一点。
  长公主对于正月十五上街游玩很不高兴,她拒绝了妃子们的这个提议,坐在深宫中对着报纸发呆,反复的看着《红楼梦》,这本她最喜欢的书。
  杨元良正月十五这一天也没有出门,就待在家中好好的过一个元宵节,王秋萍闲的没事的时候,说了一个灯谜让杨元良猜,杨元良只是笑笑,因为他猜不出来。
  杨元良不知道《青玉案.元夕》在文人中可是炸锅了,一个人买报纸,几个人传看是很正常的事情,今天街面上面的文人小姐那么多,杨元良的报纸他们自然是看过。
  杨元良虽然没有上街猜灯谜,也没有去打擂之类的,光凭他的报纸,就又让他的名声提高一层,隔壁的冯天佑一看,再一看自己的报纸,摇头道:“比不过啊!比不过啊!要是洛学君还活着差不多能比一比,我和他不是一个档次的人啊!”
  另一边老皇帝也在看报纸,他十分喜欢这个报纸,上面有故事,有诗词,还有最近临安城中发生的事情,还有教老百姓种田的东西。
  老皇帝本来是想要办官报的,一想官报不能办,这个官报一办下去,朝廷中谁当这个主编,谁当这个责编,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不如把这个摊子养下去,将来交给自己的儿子。
  老皇帝不是马上的皇帝,他的皇位也是熬了几十年,可不是顺位继承下来的,顺便斗败了几个兄弟。
  对于朝廷中的种种争斗看的清楚,老皇帝知道不能光养一伙人,容易出事,所以才把三皇子给扣在临安,给一点军权,让一部分人有一点想法。
  老皇帝对朝堂的掌控能力不算是多强,依仗就是平衡,这也是历代开国皇帝亡故之后的通病,朝中文武组成各种利益集团,只不过皇帝的势力占据大头罢了。
  三皇子今天也在宫中,西北的势力忠诚与他,虽然他没有带兵刃,身上却是穿着苏家的三国系列衣服,装扮的就是白马银枪的赵子龙,可惜的是脸上有一道疤。
  三皇子虽然喜欢看三国,但三国中讲述的东西他可是不相信,北寒的一个优秀射手杀伤力可是在三百米之内,让武将上去单挑,不要多十个这样的弓箭手就把人给射成筛子了。
  三皇子军营中的神弓手可不比北寒的差,还有船上城墙上面的重弩,可是在五百米之内能干掉敌人的好东西,三皇子对于杨元良的看法就是,一个很有才华的书生而已,比不上能治国行军的陈先生。
  “皇儿你看杨元良这一诗一词作的怎么样啊?”老皇帝拿着报纸,就像是一个年迈的普通父亲一样,考校自己的孩子。
  三皇子拿起报纸仔细的看了之后,赞叹道:“好诗好词,是一个有才之人,要是能入朝为官就更好了。”
  老皇帝微微的笑着点了点头:“皇儿认为他若是为官,去那里比较好啊?”老皇帝这话问的非常有意思。
  三皇子没有谋士在,也就比普通人强一点,他思考了一会说到:“我听说他是王老太常的家人,才华横溢自然是做一个礼官磨练磨练。”
  老皇帝摇了摇头:“礼官不行,这个人不太守规矩,污点颇多,我看他对农业很有见解,若是当官也要当一个农官,这样才不耽误他写诗词吗?”
  “父皇明鉴,儿臣茅塞顿开,也觉得他去当一个农官比较好,少了朝堂之争,多了几份清闲。”三皇子不明白老皇帝想什么,也就随口附和了。
  老皇帝可是很有远见,自己的丫头不是喜欢这个杨元良吗?不久的恩科后,就把杨元良弄的远远的,远离玲珑诗社,让自己的女儿见不到,然后再让司马凯多和女儿近乎近乎,但这个事情不能明说,要借着他人的嘴巴讲。
  而且讲这个事情的人分量还不能低,至少要能压住自己的大儿子和左右宰相,最合适的人就只有自己的三儿子了,今天算是给三儿子打一个招呼,来日朝堂问起的时候,这个儿子好回答。
  正在吃元宵的杨元良不知道,自己的未来就被老皇帝这样给定了下来,他还美滋滋的在饭桌上吹牛,以后要做一个封疆的大使。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