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18全书>书库>穿越重生>神圣罗马帝国> 第447章 理念之争

第447章 理念之争

  波黑行省要建立重工业强省的消息传开后,立即在资本圈子里引发了轰动。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重工业从来都是大投资,并且是长期性投资。一笔投资几年、十几年收不回来成本,都是正常操作。
  同样这个行业一旦做大,获得的利润也要高得多。仅仅是这个门槛就淘汰了大多数竞争者,相比别的行业,重工业企业的竞争对手要少得多。
  目前奥地利经济刚刚摆脱危机,正处于高速发展起,对钢铁和铜的需求量大增,处于供不应求状态。
  理论上,只要生产了出来,这两项产品根本就不愁卖。然而这只是现代,要加入这个行业,可不是一两天就有成果的。
  按照以往的经验,从寻找合适的厂房开始,到产品问世,至少需要两三年时间。
  实际上所需要的时间更长,事先内部筹备不说,这种大投资必须要组织专业人士探矿,还要进行成本综合评估,也要考虑交通运输,市场分析也是少不了的。
  这个年代没有那么多专业机构代劳,全部都要投资者自己组织、判断。光这些还不够,就算是向银行贷款投资,前期投入的成本最少也是几十万神盾。
  可以说,从一开始就将大部分人淘汰出局。没钱的不要来,这个行业是资本大鳄们的专场,小作坊现在已经没有了生存空间。
  空手套白狼那是不可能的,银行都是私营的,一家比一家审核严格,没有抵押品,谁都不要想贷出巨额资金来。
  而这个年代重工业投资,早就攀升到数百万神盾,就算是花上千万神盾都不是没有可能。
  最值钱的不是机械设备,而是出产原材料的矿山。奥地利不缺廉价矿山,然而既然廉价了也意味着开采难度大幅度增加,或者说是有一定开采价值的贫矿。
  有经验的从业者都知道,这个便宜捡不得。如果不能控制生产成本,一旦遇到经济危机就要凉凉。
  至于矿山和冶炼厂分开经营,那是不存在的,现在最流行的都是集团化、产业链化,一般都是从上游原材料生产到下游产品销售一条龙服务。
  产业分割,那是建立在当地原材料耗尽,必须从外界购买的情况下。这会大幅度增加成本,资本家们不喜欢。
  目前法国工业的最大问题,就是要从外界进口煤,增加了产业成本,这也是拿破仑三世盯着莱茵兰地区的原因。
  维也纳星巴克俱乐部,一看这名字就知道这是弗朗茨的恶趣味,凡是他记忆中的知名企业,大都被提前搞了出来。
  当然很多可能发生了变化,时间过去的太久了,记忆也是会发生错误。有时候模模糊糊的记忆,名字相同的企业,业务范围却大不相同。
  米其林可以变成冰淇淋品牌,碧桂园可以成为某个公园,被玩坏了的企业名字很多,要是再有穿越者出现绝对会懵圈。
  这些变化注定是没人知道了,包厢内几名中年面子正在一边玩儿保龄球,一边闲聊。
  一名中年男子扔出手中的球,笑着问道:“托尔,你真要去波黑行省投资重工业?”
  托尔微微一笑,说道:“全中,威尔斯你的技术又进步了。”
  走上前去,将自己手中的球扔了出去,叹了一口气,然后补充道:
  “没错,我是有这方面的计划。目前国内的大部分行业都饱和了,新兴产业看起来很有钱途,可是我们玩儿不转。
  奥地利新能源电力公司的优势太大,就算是我们现在加入进去,也只能跟着他们混口饭吃。
  一直做金融业也不靠谱,投资太过集中,抗风险能力太低了。重工业虽然前期投资大,可是发展潜力也大。
  相比新兴产业,这些技术已经成熟了。你们知道的,我手中还有一家半死不活的钢铁厂,进入这个行业也不是完全没有根基。”
  在场的几人都是奥地利储蓄银行的股东,同时也是多家证券公司的幕后老板,甚至还完成了身份上的过度,获得了贵族头衔。
  然而这些大人物们也有危机感,随着金融秩序的规范化,操纵股市的风险也越来越高。
  作为新兴贵族的一员,他们也是爱惜羽毛的。没有人希望费尽了千幸万苦才跨入了上流社会,马上又搞得身败名裂。
  要知道他们这种终身制贵族,还有另外称呼叫做:准贵族,或者是考察期贵族。
  通常这个阶段,老牌贵族会用放大镜看着他们。一旦犯了事,很容易被打落尘埃的。
  奥地利的贵族头衔可不便宜,要用钱砸出贵族头衔,运气好的话或许几万神盾就够了,运气不好砸进去几百万神盾都有可能打个水漂。
  军功封爵体系,对他们这种氪金玩家,充满了歧视。组团去殖民地刷军功,下面的人也会分润,可不会全部落到幕后老板头上。
  要是在国内刷贵族头衔,那个难度就更大了。只有为社会做出了重大贡献,并且获得了弗朗茨的认可,才有可能获得爵位。
  弗朗茨继位这么多年,也就两个资本家完成了这一壮举,反倒是因为科技发明,拿到贵族头衔的科学家有二十多个。
  威尔斯摇了摇头说:“托尔,你太乐观了。我觉得在波黑行省开采食盐,都要比重工业更加有钱途,起码回本更快。
  重工业的主导者是奥地利钢铁集团,这家国有企业的优势太大,垄断了国内近半的钢铁产量。
  想要击垮他们太难了,反而不如别的产业。就算是新崛起的奥地利新能源电力公司,都没有这么大的优势。”
  托尔再次扔出去了手中的保龄球,说道:“看来,我们是很难说服对方了。
  奥地利新能源电力公司靠得是合作共赢模式,在欧洲大陆攻城掠地,即便是在英法他们都有很大的市场份额。
  虽然这种份额都是潜在的,可是他们已经建立了体系,大部分电力公司都变成了他们的战略伙伴,只要不发生意外就会变成现实。
  一旦铜产量增加,电力设备成本降低,欧洲大半的电力供应,都会被这个联盟所垄断,我不认为你捣鼓的电力公司能够实现突围。
  反倒是奥地利钢铁集团好对付,他们是国企,除了正常的商业竞争外,是不会对我们斩尽杀绝的。
  在供求关系发生改变前,大家都不会发生直接冲突。这么长的时间,已经足够我们发展壮大了。”
  这是事实,奥地利新能源电力公司建立的垄断,主要是标准体系,顺带推销设备。
  在各地建立起来的子公司中,奥地利新能源电力公司并没有占主导权,大部分股份都分了出去,某些地区干脆就是技术入股。
  这是掌握了核心技术的好处,就算不是大股东,在公司中的话语权同样不低,根本就不用担心被排挤出去。
  作为后来者,想要打破这种垄断是非常困难的。最大的问题就是他们没有核心技术,无法突破专利壁垒。
  谁也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能够搞出另一套体系。市场不等人,一旦标准被普及了,再想插手就难了。
  总不能把已经安装好的供电网络拆了,换上他们的新技术标准吧?这不是行不行的问题,而是大家为什么要换。
  没有足够的利益,谁会抛弃已经成熟的设备,换上没有通过检验的新电力设备。
  除非他们能够在技术普及前,拿出新的技术体系,并且在实践中运用,取得了成功,才有竞争的能力。
  威尔斯摆了摆手,露出了一脸无辜的表情,说道:“好吧,我放弃说服你了。不过,我的朋友。谁告诉你,我要和他们进行竞争了?
  我投资的是电力公司没错,可是双方实力差距太大,要去跳电力供应体系这个天坑,那么只能成为炮灰。
  按照工程师们的说法,不要说绕开专利壁垒,就算是没有专利限制,想要抄袭他们的技术,没有三五年时间都不可能做到。
  这是一套完整的技术体系,可不仅仅只是一项技术,缺少了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行。要不然英国人、法国人也不会购买专利授权,而是另起炉灶了。
  我投资的电力公司,研发的是电力在工业上的运用,利用电力机械设备取代现在市场上的蒸汽机,双方根本就不是竞争对手。”
  理论上,这些技术是潜力无限,然而需要投入的资金也不是小数字。威尔斯想要说服托尔,实际上也是资金上的问题。
  不是他没有钱,主要是新技术研发充满了不确定性,需要找人分担风险。
  从目前的市场情况来看,这种新科技企业的寿命是最短的,是降低奥地利企业平均寿命的主力。
  相比之下,传统企业生命力还要强的多,生存二三十年是正常的,百年老牌企业都不在少数。
  毕竟传统产业是资产的,转手也可以卖出去。很多企业多次易主,仍然生存了下去。
  相比之下,高科技创新产业就不一样了。运气好的开发出了新技术,那么企业还有价值;运气不好啥也没有做出来,这样的企业完全就是一文不值。
  没有成果的企业都活不长,投资者们的耐心有限,没有人等他们十年磨一剑。
  最短的科技企业,仅仅只有几个月寿命。研发某一项技术,因为竞争对手先搞出来成果,他们就会被投资者认为没有潜力而抛弃。
  资本市场就是这么残酷,弱肉强食,适者生存。
  资本家们不乐意投资新高科技企业,也就不奇怪了。不仅仅是风险大,就算是搞出来的成果,也不一定有商业价值。
  结果19世纪的科技发明创新,大部分都是个人推动的。等有成果之后,资本才一拥而上,推动技术革命。
  如果不是奥地利新能源电力公司异军突起,在维也纳打造了不夜城,让大家看到了电的重要性,电力产业也不会受到资本热捧。
  即便是如此,资本家们同样在想办法降低风险。这也是奥地利新能源电力公司的战略扩张,能够那么顺利的原因。
  两人这是投资理念之争,没有对错,只有适合与否。
  没有进入轻工业搏杀,就足以证明两人的远见。当然刚刚结束的经济危机,也应该是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资本不会规避风险,但是资本家们有规避风险的本能。发生了产能过剩的行业,谁都知道那是夕阳产业。
  夕阳产业能够生存下来都不容易,想要获得巨额利润,显然是不可能的。
  见场面有些尴尬,同行的劳伦斯洛夫斯基转移话题道:“已经了快12点了,我们该用午餐了。我觉得隔壁那家餐厅的牛肉不错,要不去尝尝?”
  托尔笑道:“我更喜欢他们的考鹅,你们呢?”
  ……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