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18全书>书库>穿越重生>明末混球> 五十四 讽刺

五十四 讽刺

  潜水艇的概念早已有之,十五世纪到十六世纪初,伟大的达·芬奇就提出了潜水艇的构思,1620年,第一艘潜艇由荷兰裔英国人克尼利厄斯·雅布斯纵·戴博尔建成,主要即依据前者的设计,推进力由人力操作的橹产生。但有人认为那只是“缚在水面船只下方的一个铃铛状东西”,根本不能算潜艇。1620年至1624年,它有两种改良型在泰晤士河上进行实验。不过此时的潜艇只能算是有钱人的玩具,毫无实用价值。杨梦龙在跟凯瑟琳聊天的时候偶尔也会听她提起这些好玩的玩意儿,心痒难耐,好想也弄两艘出来玩玩,但是想到连个蒸气机都没有,他也就泄了气,弄个在水下动弹不得的密封罐出来干嘛?有屁用啊?
  可是现在,他却看到一艘外型跟现代潜艇颇为相似,而且还可以在水下以数公里的时速移动的潜艇出现在自己面前,他顿时就中风凌乱了……我靠啊,这是什么节奏?难道自己遇上理工出身的穿越者了!?
  当那个大竹鸟拍打着翅膀飞到他的面前的时候,他的眼睛瞪得比猪尿泡还大!距离这么近,他自然看得清杨,那只大竹鸟是用薄如蝉翼的竹片胶合而成,做工极其精致,可谓巧夺天工,线条极为流畅。当然,这只是表面的,内部肯定还有更加巧妙的机关,不然这玩意怎么可能飞得起来啊。传说战国时期,宋国都城被楚军围得水泄不通,协助宋人守城的墨家用木鸟跟外面联系,传递信息,以前他一直以为纯属扯淡,一头跟纸飞机差不多的木鸟,怎么可能飞得起来呢?但是这只竹鸟却证明,两千多年前的传说都是真的!
  我的老天爷,这到底是怎么做到的?这也太逆天了吧!
  他舌头都升出老长,就算是那艘潜艇给他造成的心理冲击都没有这只在他头顶盘旋的竹鸟那么大。不光是他,薛思明、红娘子、凯瑟琳、沈廷扬……有一个算一个,都是目瞪口呆,活像一群雷打过的蛤蟆。凯瑟琳习惯性的在胸前划起十字来:“我的上帝,真是不可思议,太不可思议了!”
  红娘子用力眨着眼睛:“我该不会是眼花了吧?我一定是眼花了!”
  那只竹鸟大概是飞过瘾了,轻飘飘的落在甲板上,而那位站在潜艇上的老头笑吟吟的向杨梦龙一拱手,朗声说:“草民参见冠军侯!”
  杨梦龙定了定神,拱手还礼:“先生不必多礼……这潜水艇还有竹鸟都是先生的杰作?”
  老头说:“惭愧,惭愧,让冠军侯见笑了。”
  杨梦龙苦笑:“你这样都还惭愧的话,我们都别活了……老先生,能否让我到你的潜水艇上参观一下?”
  老头说:“冠军侯看得上老朽这小小的玩具,是老朽的荣幸,敢不从命?”
  杨梦龙乐了,三两下甩掉帽子兵器,指挥手下放下小船。薛思明、钟宁、李岩、沈廷扬等人都大吃一惊,齐声说:“大人,这老者来历不明,不可不慎!”
  杨梦龙笑:“放心吧,我就是过去参观一下,没事的!”
  李岩压低声音说:“防人之心不可无啊大人!”
  杨梦龙说:“天天防这个防那个,也太累了吧?我先下去啦,等我玩够了换你们去,这可是非常好玩的玩具,不要错过哟!”不理会手下的劝说,兴冲冲的跳上小船,朝那艘潜艇划了过去。李岩、钟宁、薛思明等人只能干瞪眼,让整个舰队绷紧神经,以防不测。杨梦龙却没有半点这样的自觉,小船一靠近潜水艇他便迫不及待的跳了过去,整艘潜艇都往下沉了一下。他好不容易站稳了,向那老人道了个歉:“嘿嘿,太兴奋了,举止有点儿失礼,老先生不要坚罪哈。”
  老头微笑:“侯爷性情豁达,胸无城府,令人仰慕啊。”
  这时杨梦龙已经迫不及待的把头探进潜艇舱内去看个究竟了……这个好奇宝宝的好奇心实在是太过旺盛了,碰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就不管不顾,谁也拿他没办法。他看到,这艘潜水艇内部空间实在小得可怜,顶多只能容纳四五个人————不过比起此时欧洲那些勉强只能容纳一个人的玩具来已经很宽敞了。潜艇舱内有两个年轻的小伙子,穿着跟老头一样的黑白相间的衣服,各自用双脚踩着一个转轮,那两个转轮连接着一套复杂而精妙的传动系统,被转轮带动,转动得飞快。杨梦龙屁股撅起老高,那姿势跟把脑袋埋进沙子里的鸵鸟差不多,对那套复杂之极的传动系统叹为观止之后,这只鸵鸟拔出脑袋来,往艇身两侧瞅去。按他估计,这玩意两侧肯定有一组明轮,那两个年轻人踩动转轮带动明轮旋转,推动潜水艇前进。然而他左看右看,连明轮的影子都看不到,不禁纳闷了:“老先生,明轮呢?为何没有明轮?”
  老头呵呵一笑,说:“以前确实是用明轮的,不过受到冠军侯的启发,老朽把明轮给取消了,改为螺旋桨,更加省力,速度更快,而且比明轮更加结实耐用。”
  杨梦龙眼珠子差点就掉下来了:“螺……螺旋桨!?”
  老头往潜水艇后面一指,说:“在那呢,不过完全浸在水下,看不到。”
  杨梦龙好不容易才合上下巴,问:“你……你怎么会想到用螺旋桨?”如果他没记错的话,这应该是蒸汽轮船出现之后才被搬到船上来的吧?你这样是犯规的哦混蛋!
  老头得意的一笑,说:“说到底,还是多亏了侯爷你的启发啊……侯爷,不想进去看看吗?”
  杨梦龙心痒难耐:“正有此意!”咕咚一声就跳了进去。
  老头子跟着爬进去,舱盖合上,他冲那两个年轻人说:“下潜!”
  一名年轻人离开了转轮,走到一台看上去跟灌井有几分相似的设备前用力转动曲手柄,随着他的转动,杨梦龙分明听到嗵嗵作响,不用说,那玩意儿就是用来抽水的,转动它就会把大量海水抽进水密舱,潜艇慢慢下沉……
  红娘子尖叫起来:“沉下去了!沉下去了!”
  沈廷扬面色阴沉:“那老头到底是什么来路?水鬼,下去看看!”
  十几名早就在一旁待命的水手三两下扒掉衣服,露紧身水靠,握着杀伤力惊人的射鱼枪从甲板上纵身跃下,潜入大海。这帮水鬼都是整个舰队中水性最好的陆战队员,能在水下憋上三四分钟,而且活动自如,算得上是最早的蛙人部队了。这是一张王牌,沈廷扬是不会轻易动用的,但是现在形势处处透着古怪,他只好辛苦一下这些水鬼了。
  那个二货完全不能理解部下的焦虑不安,潜水艇下潜之后他又发现了好玩的:这艘潜水艇的舰艏中央是用透明玻璃做的,跟一块凹透镜差不多,透过它可以看到海底下的情景。只见成群的鱼儿围着潜水艇好奇的打转,海草把根扎在泥沙之上舒展着枝叶,美丽的珊瑚到处都是,红得像一团团烈焰,在海底下燃烧。他甚至看到一个盘子那么大的巨蚌吸附在珊瑚礁上,蚌壳张开,一颗鸽蛋大小的珍珠闪闪发光……
  对了,还有好几个手持射鱼枪的水鬼在外面张牙舞爪,要不是水的阻力太大,手里又没有合适的家伙,他们早就动手砸潜艇了。杨梦龙东呵呵的冲他们招手打招呼,打出手势让他们闪远点,别挡着他欣赏海底的美丽风光……呃,说海底也太夸张了,其实这艘原始的潜水艇撑死也只是下潜了不到二十米而已,但是水下的风光已经是美不胜收,令人着迷啦!那帮水鬼面面相觑,要多郁闷就有多郁闷,大家都提心吊胆,担心得要死,这个二货倒好,悠哉悠哉的玩起海底旅游观光来了!
  老头笑着说:“早就听闻侯爷手下有一支冠绝天下的精兵,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啊!”
  杨梦龙眉开眼笑:“老先生你过奖啦,其实这样的精锐我手下也没多少的。对了,老先生,请问你贵姓?”
  老头说:“免贵姓墨,名明智。”
  杨梦龙打量着他,有点疑惑:“我怎么觉得你有点儿面熟?”
  老头说:“侯爷是贵人多忘事啊,在南阳,老朽曾多次拜访过侯爷,与侯爷彻夜交谈,受益匪浅呢。”
  杨梦龙挠着头想了又想,隐约有点印象……在过去几年里确实有过那么一个老头时常过拜访他,那老头学识渊博,对数学、几何等学识有着极为高深的造诣,甚至连微积分这么变态的玩意儿都有着独到的见解,让他瞠目结舌。最厉害的是这老头在机关术方面的造诣可谓炉火纯青,一些让他头疼欲裂的大难题到了这个老头这里简直就是小菜一碟。不过他要忙的事情实在太多了,再加上这老头总是神龙不见首尾,时间一长也就忘记了,直到现在才知道他的名字。他再瞅瞅那两个踩转轮的,同样是越看越觉得眼熟,说:“我肯定认识你们,你们到底是什么人?”
  墨明智说:“这两位都是我的弟子,年长的那位名叫孟良工,年幼的那位名字霍天工,都在侯爷手下做过事。”
  杨梦龙又开始挠头了:“都在我手下做过事?我怎么不记得了?”
  孟良工笑着说:“不瞒大人,在下是在叶大师手下做事,帮忙制弩的。”
  霍天工说:“在下在刘大师手下做事,帮忙改进机床的。”
  这么一说杨梦龙又记起来了,兵工厂那帮老头确实跟他提过有那么两个非常出色的年轻人,心灵手巧,立了很大的功劳。比如说破阵弩的研制本来磕磕碰碰的,自从这两个年轻人加入之后,突然就进展神速了。他拍了拍脑袋,说:“哎,我还真是白长了这双眼睛,都不知道去了多少次兵工厂,愣是没有发现里面有这么两个国宝啊!对了,墨老先生,你说他们都是你的弟子,那能不能告诉我,你们到底是何门何派的?”
  墨明智说:“不瞒侯爷,我们是墨门传人。”
  杨梦龙一蹦三尺高:“你们是墨家!?”
  墨明智说:“对,我们都是墨家传人。我是墨家掌门人,他们是我的大徒弟和二徒弟。”说到这里,他黯然叹了一口气:“现在墨门就剩下老朽和这两个弟子了。”
  杨梦龙:“……”
  春秋战国的时候墨家可是非常牛叉的,跟道家分庭抗礼,成为当时规模最大、影响最大的两支学派,儒家?抱歉,那时的儒家还上不得台面。但是到了西汉,墨家就以惊人的速度衰败下去,渐渐销声匿迹了。不过这一学派还是顽强的生存了下来,从春秋战国传承下来的学说和智慧同样在顽强地代代相传,这些杨梦龙都有所耳闻,但是他做梦都没想到这么辉煌的一个学派居然惨到只剩下两个弟子的地步,我靠,这混得也太差了吧!
  事实上,能有两个弟子都算不错了。两百年之后,在晚清衰落、列强入侵之际,最后一批墨家门人毅然投入到抵抗侵略的战争中,全部战死,这一传承两千多年之久的古老学派最终彻底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只能在故纸堆中寻见了。反倒是在春秋战国时期什么都不算的儒家笑到了最后,不管这个国家是如日中天还是衰微堕落,始终主宰着一切,而且随着中国国力日强,大有走向全世界,跟伊斯兰教、基督教一争长短的意思……
  真是莫大的讽刺!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