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18全书>书库>穿越重生>宋朝大官人> 第七百八十三章 石炭行情

第七百八十三章 石炭行情

  “下官岂敢埋怨別驾,却之不恭。”翟治的脸色多云转晴,好看了许多,被陈初六打劫的这两千贯之中,超过半数是逼迫县尉凑出来的,一千两对他而言,不仅没亏,还有小赚。更何况,陈初六摆出这姿态,就是不愿再追究此事的意思。
  “翟大人,你是阳曲县的父母官,治理一方百姓,想必定有不少心得。本官从京中来,学习牧民之术,还望翟大人不吝赐教。”
  “岂敢岂敢,別驾文韬武略,文坛大家,下官望尘莫及。別驾若有垂询,下官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翟治十分恭敬地道,官场上向来就是,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对翟治一个小小知县而言,陈初六本是高不可攀的。
  “翟大人,阳曲县有多少户人家?”
  “阳曲县乃附郭望县,略计有六千户,近四万人。”
  在宋代,都城以及陪都之外的县城,分为望、紧、上、中、中下、下六个等级,在四千户以上为望县,三千户为紧县,二千户为上县,一千户为中县,五百户为中下县,不足五百户为下县,并每三年升降一次。阳曲县作为府衙所在的附郭县,六千户不算特别多,平平而已。当然,这是面上的户口,实际上还有许多隐户。
  翟治忽然又问道:“別驾忽然问起此事,是想做些什么?”
  陈初六苦笑一声道:“没什么,太尊有命,让我判太原府石炭监务,这件事情着实难,无从起手哇!故而问一问,不知阳曲县这近四万人中,有多少靠掘炭为生?”
  翟治听了,有些不乐意,这问多少靠掘炭为生,就是问你治下多少贫困户。翟治略一迟疑,道:“掘炭为生之人,多为无田地的流民,亦或是隐户。县衙之中,无从查起,故而下官也不知道此事。下官却知道,永利监一月须石炭三万石,这是最少到底,有时还要多。”
  “三万石?石炭价格几何,木炭价格又几何?”
  “別驾,木炭的价格取决于用什么木头,若是极品的木炭,譬如橄榄核的木炭,哪怕一两,也值上千贯。这是皇家贵胄,用来烧茶的炭。若是永利监该用的木炭,官价定的是十五文。至于石炭,那贱如泥土了,二十文钱一石,和木炭相比,几乎是不要钱。”
  “哦……永利监,这笔财发的不小嘛。少用一斤木炭,多用一斤石炭,就赚了近十五文钱,一个月三万石,那就是三百万斤,他靠着省炭钱,一个月也有差不多五万贯。”陈初六心里盘算起来,三年就是一百八十万贯,嘶,不够呀。
  “別驾,帐不是这么算的。木炭的市价,高于官价,他们将手中的木炭,转而卖到市场上,赚的可不止五万贯。只不过,永利监买铁石的价格高于官价、卖铁器的市价又低于官家,这些地方,他可都是亏着钱。再加上底下人层层揩油,永利监维持着一个收支平衡罢了。”
  “看来大家都不容易嘛。”陈初六拱拱手道:“多谢翟大人告知这些事情,他日若有时间,必上尊府上拜访。”
  “好说,好说。”翟治知道这是下逐客令了,他也得个轻松,在没有和张秉通气之前,他可不敢跟陈初六说太多。当下起身,行礼退了出去,又让随从,将一千两的银子,抬了回去,世上没有什么比失而复得更令人喜悦,如果有,那必然是一个嗜钱如命的吝啬鬼找回了丢失的巨款。
  翟治走后,吴思农从后堂一瘸一拐,走了出来,一手捧着书,一手拄着拐杖,看了看翟治的背影,道:“东翁,送走了翟知县?”
  “嗯,金以火试,人以钱试。这个翟知县倒是个有意思的人,有钱就乐开花。”陈初六笑着道。
  “这人年纪大了,晋升无望。多捞一点,或许还能疏通疏通关系,当上一任知州。即便不能,他这把年纪,买田置地,教导儿孙,寄希望于后辈了。”
  “上梁不正下梁歪,父母乃是第一良师,他贪财如此,想必他的儿孙,也钻到钱眼里去了,这能教导出什么人?”
  “不说他了……”吴思农站累了,坐下歇歇,道:“东翁从这翟治口中,打听到了些什么?”
  “永利监每月用石炭三万石,石炭价格二十文钱一石,木炭官价十五文。从这三个数,我粗略的估算了一下。一个人掘取石炭,每天可掘数百斤,但他们还得自己运到永利监,故而一天最多一石,除去各类成本,赚十几文钱,仅仅够养家糊口而已。这么一算,靠着掘炭为生的人,大约在千人上下。”
  “这些掘炭者,并非整年都在掘炭,而是有时掘炭,有时又耕田。往宽裕一些估计,清源、榆次、阳曲三县十万百姓中,有数千人兼职掘炭。这个数目的比例,已是有些了不得,就算他五千人。商税值百税三,五百斤石炭才收三文钱,按永利监的每月三万石,那一个月才收十八贯的税。”
  “这和五百贯相比较,可连塞牙缝都不够,哈哈哈……”吴思农闻言笑了起来:“我的少尹大人,您怎么补自己衙门里这个亏空呢?”
  “补亏空?”陈初六摇摇头道:“吴先生,您老应该不擅长做生意吧?”
  “东翁,何出此言?”
  “如今判整个太原府的石炭监务,也就是说,我有了发号施令权力。谁说只能值百税三?不,石炭归我管,我将这税率,提高到值百税二十。”
  “可这个税,东翁也收不上来呀?”
  “不用收上来,只要让百姓知道就行。到那个时候,我在命家里的人,在石炭丰富的地方,抬高一些价格,大肆收购石炭,让永利监一粒石炭也收不到。市面上的石炭,尽归我有,我再抬家卖给永利监就行。永利监无炭可用,什么税不税的,只要上缴五百贯,剩下的还不都是尽归我有?”
  陈初六说完,吴思农顿时大笑:“东翁好计谋,左口袋的钱,放到了右口袋。不过,东翁一旦出手,永利监、太原府皆回出招反制。永利监赚得少了,往上面的孝敬就少了,张秉若是出尔反尔,撤了东翁的这个差遣,如何是好?再比如,永利监若是有一年的石炭储备,东翁是不是要和他们对耗一年?”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