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18全书>书库>穿越重生>古代群穿生活> 古代群穿生活 第133节

古代群穿生活 第133节

  她还暗自庆幸,得亏江母只有三个儿子,这万一再生一个,岂不是要叫江季耻?江鸡翅?大吉大利,今晚吃鸡?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赵闰土是对的,他妹确实是五行缺德来着,山上的笋都让她夺完了。
  而眼下,江书包……
  哦不,江三郎在确认了这封信是写给他的之后,带着异常兴奋的心情拆开了信封。
  要知道,他写了无数封信,也收到了无数封信,却没有一封是特地写给他的。以前那些二郎寄到家里的信,那写的也是江家三房收,又不是江三郎收!
  怀揣着激动的心情,三郎展信一看……
  笑容逐渐消失。
  为什么这封特地千里迢迢寄给他的信,通篇都在说虎头那倒霉孩子?这合理吗?
  啥玩意儿?虎头要好好学习了?不可能!
  他主动写信去府城那头,央求他二婶多寄一些教辅书来?做梦吧!
  看完了信后,三郎嫌弃得不要不要的。
  那是虎头!他亲眼看着长大的倒霉孩子!他还能不了解自家的娃儿?
  反正他上次回去,那娃儿还是一副倒霉样儿,天天上学跟上刑似的。别人写功课那是头悬梁锥刺股,他写个功课恨不得直接上吊了。
  就这么个玩意儿,还能主动讨要教辅书?
  赵桂枝倒是没随信送上教辅书,那是因为孝义镇已经开了连锁书铺了,凡是府城有的书,哪怕做不到同步,隔了一旬总是能送到的。而她的信,要送到孝义镇也得一旬啊,那是顺风书信,不是快马加鞭送的加急信件。
  所以,没必要附上书,但赵桂枝又提到,如果虎头真的非要,就让三郎先出钱买一些,回头记在她的账上,反正年前她肯定是要回家的。
  三郎:……
  大可不必!
  孩子要念书,他一定支持啊!
  要知道,如今的江三郎可不是从前的江三郎了。他有一份稳定体面的工作,还有一份相当丰厚的薪水。他是书铺的掌柜的,还有代写书信这份兼职在,荷包满满的!
  又从一堆信里挑出了给自家的信,江三郎决定等这个月休假时,再带回去。
  是的,他这个掌柜的居然还有休假,还不是那种重大节日的休假,而是每个月固定都有五天的假期。
  足足五天啊!
  他并不知道,周生生下了多大的决心,才开出了这么黑心的条件。每个月休假五天,搁在上辈子,员工分分钟举报了这种黑心老板。当然,周生生作为补偿,在薪金方面还是涨了不少的,总不能让人处处吃亏。而在三郎休假期间,也会有人过来兼职的。
  那人就是刘童生。
  等这个月放假的前一天,刘童生半下午的时候过来交接。
  书铺是直接开到晚间华灯初上的,但毕竟两边是亲戚嘛,刘童生也不计较这些事儿。因此,他每次会在三郎休假的前一天下午赶来,让三郎好趁着天色早,赶紧先回去。要不然,真的等到了晚间,三郎就只能过一夜,次日一早才能回家了。
  交接的时候,三郎从抽屉里拿出信给他:“这是你的。”
  刘童生一看这个狗爬式的毛笔字,就感觉不是他外甥女写的,就是赵泥巴写的。
  赵泥巴这个绰号是钱货郎起的,他觉得他哥虽然人不着调,但取绰号的本事倒是一等一的,因此毫不心虚的直接拿来就用。
  等送走了三郎后,他才拆开信来看。
  好家伙!那就不该让三郎走啊!
  赶紧跑出去一看,人已经跑得没了踪影。
  刘童生想了想,关系到孩子的事儿,那再小也是个大事儿,这可是祖国未来的花朵啊!再想想,上辈子教育内卷成那样,多少孩子因为父母的逼迫,小小年纪就得了抑郁症,太可怜了。
  琢磨再三,当天店铺关门后,他啪啪啪的敲响了周家的院门,把他哥喊出来,让他哥明天去帮他管店,他要下乡拯救孩子!
  “啥玩意儿?”钱货郎目瞪狗呆,“咋了?你打算下乡支教去?”
  这想法真不错啊,特别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刘童生就是过来通知他的,压根就没打算跟他商量:“反正这两天你帮我看着店,书本的卖价就写在书末页。如果有人找你代笔写信,你就说等江三郎回来再说,你不识字。”
  “你才不识字!”钱货郎气哟,咋滴大学教授就可以瞧不起人了?他再怎么样也是高中毕业的。
  “呵,你的存在只能证明我国的义务教育还需要再加强!”怼完亲哥,刘童生神清气爽的走了,准备第二天就飞奔去乡下救孩子。
  他觉得这种事情交给他就对了,谁让他上辈子是教育工作者呢?而且他还有个脑子纯当摆设的傻儿子。
  第111章
  于是,次日上午,江家迎来了刘童生。
  刘童生对外的身份是很清楚的,就是赵桂枝的表叔,还是那种关系很好的亲戚。用他的原话来说,他跟赵桂枝亲爹啊,那感情好得就跟亲兄弟没两样的,甚至比亲兄弟还要亲!
  他们就完全没考虑到,万一远在现代的赵爸真在某一天突然嗝屁穿越了,这话要怎么圆。
  要知道,哪怕钱货郎这人再怎么不靠谱,他跟自家妹夫的关系还是凑合的。反而是刘童生这个人模人样的大学教授,跟赵爸的关系差得很,两人相看两厌,多相处一会儿都能怼起来。
  不过,这些隐情跟江家人倒是没太大的关系,但因为这层亲戚关系,外加三郎和刘童生如今也算是在一道儿干活的,两边还是相当熟悉的。
  因此见着他突然到访,江家人十分得惊讶,三郎更是震惊的脱口而出:“铺子里出啥事儿了?这才一晚上工夫,你就把铺子看得关门了?”
  刘童生心心念念的就是祖国未来的花朵,然而他完全没想过,这年头是没有双休日节假日这种说法的,村学那头连旬休都没有,正常来说,他就算人过去了,也是见不到虎头这个花骨朵的。
  没见着人不说,还被三郎怼了一脸,他多冤枉呢!
  “你家虎头出大事儿了,知不知道?”
  “他能出个啥事儿?早上才高高兴兴的去上学了。”三郎一脸摸不着头脑的模样,他还是坚持追问道,“铺子呢?关门了?你就这么出来了?到处出啥事儿了?”
  刘童生也是想不通,不就是个兼卖文具的小书店吗?用得着这么在意吗?但考虑到那是他亲哥嫂的买卖,他也不能拆台呢。
  因此,他只不在意的摆摆手:“我让钱姑爷帮着看呢。”
  “他认识字?”三郎大惊失色,“他不会看两天铺子,回头整个铺子都没了吧?”
  别看刘童生昨晚才刚嫌弃了他亲哥,但摸着良心说,就算我国的义务教育存在着太多的不确定性,以及人跟人之间也是有着明显差异的。可钱货郎确实是认识字的,关键他也不是二哈呢,怎么就能看两天铺子,铺子就没了呢?
  就在他俩争执不下之时,江奶奶出面说合了一下。
  她说:“咋你俩争起来的样子,就跟虎头和扁担一样呢?得了得了,别吵吵了,进屋坐会儿。三郎啊,去把你爹娘喊回来。”
  这会儿其实已经是农闲时分了,菜园子还是需要人照看的,但总得来说,地头上的活儿已经很少了,江父一个人就能搞定。而江母则是去了大房那头,跟江大伯娘一起折腾冬瓜呢,洗啊削皮啊切条啊,事儿多着呢。等那头有个一两盆了,就立马送到薛氏这边,由她进行再加工。
  总得来说,江家只有俩闲人,一个是八旬老人江奶奶,另一个就是出生才大半年光景的江虎脑。
  三郎是个特例,他就是偶尔休假回家,再说他也没闲着,在刘童生过来之前,他一直在院坝角落里劈柴禾,还准备下午跟江父一起上山多背些柴禾回家。
  ……
  在江奶奶的调停之下,刘童生被让到了堂屋里坐下,三郎则跑出去喊人了,正在灶屋里忙活的薛氏抽空出来端了茶水点心,由江奶奶陪着亲家表叔坐着。
  又一会儿后,江母先回来了。
  刘童生知道虎头是薛氏的儿子,同时也明白这个家里能做主的人还是江母。因此,等江母过来后,他特地让薛氏也过来听,当娘的就算在这个家里说不上话,那也有权利知晓儿子的情况。
  他甚至还把赵桂枝写给他的信带过来了,把上头的话掰开来详细的说了一遍,最后语重心长的跟几人解释道:“当爹娘的都盼着孩子上进,但也不能逼得太紧了,拔苗助长,过犹不及。孩子啊,他到底只是个孩子,真要是在重压之下出了啥事儿,到时候后悔都来不及。”
  薛氏江母江奶奶:……
  三人露出了一模一样的懵圈脸,只差没在脸上写明,听不懂。
  刘童生其实也挺苦恼的,因为他上辈子虽然是大学教授,但他是专业课的教授,不负责心理辅导。再一个,他教的本来就是成年人了,又不是像虎头这种小娃儿。
  他没了法子,只好一点点的仔细说,从虎头原先不肯用功学习开始说,又询问他们家有没有对虎头做过什么,随后还提到了父亲的作用,询问江大郎去哪儿了。
  江大郎去哪儿了?他要负责卤味药包啊!
  家里又没有石磨,因此当需要研磨分类的东西多时,他就会去大房那头,借用他们家的石磨干活。
  结果,刚把江父喊回家,尚未来得及歇口气的三郎又被打发出去寻人了,这次是江大郎,地点还是大房那头。
  “刘叔!你这是故意折腾我吗?”抱怨归抱怨,三郎还是捏着鼻子跑腿去了。
  好一番折腾后,家里人总算是到齐了。
  刘童生做啥事儿都讲究一个气氛,眼下这气氛到位了,他也从刚才的谈话中意识到了江家人的文化程度不高,尽可能的选择一些浅显易懂的语句,将虎头的情况一五一十的说了出来。
  当然,重点在于这孩子突然变了,疯球了啊!
  这叫什么?这就是传说中的“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变态”。
  江家其他人还没缓过神来,三郎先不干了:“我说刘叔你是吃饱了撑着没事儿干吧?他不就是以前不爱学习,现在想通了想学吗?我昨个儿回家前,还把这批新货里,适合他的启蒙书都拿回来了。他想学就让他学啊,怎么好学也是个错了?”
  “那他为啥突然转了性子呢?”刘童生发出了灵魂拷问。
  这个问题……
  三郎肯定是答不出来的,他也是看了赵桂枝的回信,才知道虎头热爱学习,虽然觉得虎头这孩子可能一时脑抽了,但他作为亲叔叔,大侄儿要用功他肯定是支持的。
  再看家里其他人,他们也都面面相觑,仔细回想起来,确实最近这一段时间,虎头的举动怪怪的。
  “他是不是也不爱跟你们说话了?一放学就躲在屋里看书学习?吃的方面呢?睡觉呢?”刘童生依稀记得,他以前工作的大学里也是有心里生病的学生,最典型的特征就是,厌食和失眠。
  一般同时出现了这两个情况,就应该重视起来了,这代表着你的身体在向你发出预警信号。
  然后,他就看到江家人大松了一口气。
  江奶奶说:“虎头吃得可好了,他吃啥都香,以前桂枝出去摆摊,可喜欢捎带上他了,还说他啥都不用做,就站在摊位前头吃吃吃,吃得周围的孩子一个两个的都被馋得留口水,就跟那个活招牌一样!”
  “虎头睡觉也好啊,他倒头就睡,他弟弟在隔壁哭成那样,都不带醒的。”薛氏也道,“前阵子打雷下雨,他有点儿害怕,就躲到我和他爹这屋来睡。他弟的摇篮就在他的炕头旁边,半夜里哭啊嚎啊,他都不带醒的。”
  就连三郎也来了个王之蔑视:“刘叔你是不是很久很久没见过虎头了?我跟你说,我每个月放假回来,都感觉这娃儿又胖了一圈。他还有心事?我看啊,指不定是觉得学习好了,回头能有好吃的……诶,你们谁忽悠他了?”
  众人纷纷摇头,唯有江母迟疑的道:“是不是看咱们天天在那儿做冬瓜糖,想吃啊?大郎媳妇儿,你跟他说啥了没有?”
  薛氏先摇头后点头:“也不是说了啥,咱们家天天做冬瓜糖呢。一大锅就是三十斤,有时候那些边角料,还有卖相不太好的,我就拿出来搁在一旁。他不是上学老肚子饿吗?就拿一点拿一点的。”
  家里做吃食买卖,就是有这种便利的。别说三房这边了,大房还指着冬瓜糖挣钱呢,那家里的孩子也是敞开肚子吃的。
  实在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但江家人还是非常感激刘童生特地跑了这一趟,留他一起吃午饭,午饭后才给他送走。
  把人送走后,江家人又聚在一起针对这个事儿商量了一会儿,总感觉吧……
  那话要咋说呢?自家孩子是啥性子,他们自家还能不知道?
  这里头肯定有问题,但绝对不是孩子被逼疯的问题。
  与其担心他有个什么小心思,不如说他在打什么坏主意,或者干脆就是奔着什么去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