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18全书>书库>都市言情>官路红人> 第372章 主角是谁

第372章 主角是谁

  晚餐在组织部这边解决,随后,杨再新便离开先回长坪县。
  这次回县里来,是王平江常委亲自电话的,但主要工作还是在长坪县这边。
  完全中学项目奠基要做哪些准备,都不需要杨再新去过问,但有一个问题得他参与讨论,那就是完全中学项目的名称。
  这个项目一开始提出来,就用完全中学来代替,大家也不觉得有什么不对劲。 可真正要奠基了,这所学校以后也会有一个名称,县里得将这所学校名称定下来。
  给学校取名,要考虑的方面并不少。一是要顺口、好记;二是要吻合地域,有地方特色;三是要有来历。
  完全中学最明显的特点就是省城那边捐赠建校,这一点,肯定会在校志上记载清楚,也会在大门处设立一块类似于功德碑,将捐赠善款的公司、个人记录在案,也会将杨再新等在谋求建设这所学校的过程简略记录下来。
  县里对学校的命名有多种方案,也在网络上进行征集,在奠基之前,要先将这个校名确定下来。
  原本这个事情有章童俊来主导就可以的,但章童俊却不肯,非要杨再新来选定。
  目前,可选的校名有:长平完全中学;长平高级完全中学;左门中学(选址地名为左门村);省城捐赠完全中学;江长完全中学;
  对目前存在的校名,杨再新觉得都差不多。其实,学校名字是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学校办起来后,能够有自身的办学宗旨,有自身的特色。
  目前,国内基础教育问题之多,都不需要谁来吐槽。已经是众所周知的事,民众意识受到资本左右,教育体系也是受到舆论的牵制,没有自身的思考和理念。
  这也难怪,教育体系的人完全处于弱势,谁都想按照自己的意愿来点拨一番。所以,地方主官变动,教育的管理体系也就会随之而变,学校又得与管理体系保持一致,哪还留存自己的特色?
  这所学校的特色将是什么?杨再新也说不清,即使以后自己是这所学校的名誉校长,也不可能保住自身的学校特色。
  想一想,要让这所学校办出彩,那高考的成绩就是一个最重要的指标。社会和管理体系就认可这一个东西,至于其他,你再多的成绩,都不会得到认同。
  那么,名师、优质生源势必为学校必争的东西。如何争?只能用钱来运转。给名师奖励,用优良的待遇、条件吸引名师。
  这也是国内最普遍的做法,杨再新觉得自己也没有更好的办法来达到目标。学校的建设时间有20个月左右,等后年的秋季开始招生,那么,在后年的春季之后,就必须开始寻找名师。
  办学资金从何而来?单靠国家的那点资金,基本运转都做不到,更不要提起他优惠条件。
  不过,县里和市里肯定会重视学校的师资问题,会有一定的资金投入进去。然后,也能够从社会上化缘,找一些捐赠的做法来维持好最初的启动。
  过一两年,新畦食品的效益上来之后,学校的额外开销就不太担心。
  一路上思考这些,对校名怎么选到没有认真去想。他觉得,校名不是太重要的东西,一个名字或代号而已,学校真办好了,必然会传扬出去。
  到长坪县天才黑一阵,时间上还不到晚上八点。对于习惯过夜生活的人而言,都还没开始。
  同田洪君联系,知道他们在县正府等着。除了县里的几个人,主要是教育局和长坪县教育界有名气的人。大家对完全中学都很感兴趣,比较积极、主动。
  完全中学的建设,大家关心是好事,但如果都想对完全中学指手画脚,反过来说又是不好了。
  得知那边有十多个人,杨再新多少有些头疼。人多之后,一间更难统一,谁都想将自己的意见表达出来,压过其他人,如此,自己就可留名下来。
  教育体系里,不少人对“名”是比较在意的,为之努力和付出也比较多。但今天这情况,他又不得不过去,面对这些人的意见,并进行选择。
  田洪君虽然不到大门外来接,却派了正府办的人出来等着,见杨再新的车到了,那人便上前招呼,随后带杨再新进小会议室。
  田洪君见杨再新到来,迎上前,说,“杨镇长,你这主角总算赶到了,大家都在等你哦。”
  随即,田洪君大声地将杨再新介绍给在场的人。教育局这边,局长等人与杨再新是认识的,过来招呼,也显得热情。
  完全中学项目的立项到征地,再到整平用地,时间非常短。追究原因,还是面前这位起来最关键的作用,从省里的资金、从捐赠方给县里的压力,只有这些因素综合起来,才导致完全中学项目快速运转。
  与认识的人握手,问好,田洪君又给他介绍其他人,也都是长坪县教育界的名角。杨再新也是很谦虚地问好,说几句敬仰的言语。
  如此一圈下来,十几分钟就过去了。随后,田洪君说,“请各位都安静,我们等的正主杨再新镇长到来,关于为完全中学命名的事,就可正式开始。”
  参与讨论会的人,便七嘴八舌地辩论、争论起来。杨再新知道会是这个样子,知好闭上嘴巴,听这些人争吵。
  不一会,田仁权走进来,见里面的人乱糟糟的,很不满。走到田洪君身边,轻敲桌面,声音还不能停。田洪君只好大声说,“田县长到了,我们请田县长讲话。”
  声音一下子就消失,看着田仁权,等他讲话。田仁权说,“我今天过来,是要见证完全中学校名产生的,主角不是我,而是杨再新镇长,下面,我们还是听杨镇长说几句。杨镇长,请。”
  参会的人也知道杨再新对这个项目的重要性,但先前却没意识到这件事,完全在于杨再新的选择,而不是他们的意见。
  见田仁权如此,大家才有所领悟。杨再新见田仁权如此,也不推让,站起来。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